不吃外卖的打工人,排队去寺庙买斋饭
清明假期,距离北京市中心40公里的隆福寺,烧香祈福的人络绎不绝。从东门进入,往里走不远处,挂着“素斋”牌匾的小屋门口,挤满了排队吃素面和小菜的人。除了面条,柜台里还有蒸糕、烤地瓜、鲜花饼等零食。
当寺庙成为当代热门打卡地,不少寺庙的斋饭也被顺理成章地捧成了网红。社交媒体上,有关全国各地寺庙斋饭的分享帖层出不穷,一碗白饭、素面,配上各式素菜、清汤,成为了如今不少打工人的“假日套餐”。
去寺庙“干饭”,成为了不少都市青年的解压法则,也成为寺庙经济里重要的一环。
01 都市打工人,走进“寺庙食堂”
一碗素面15元,一碟小菜5元,一盒巧克力蒸糕10元,扫码付款后,我拿着工作人员给的卡片,到取面窗口排队。
面是清汤面,配上面筋、木耳、香菇做成的素卤。一口吃下去,面筋混合着红油的香味,味道多少有点“红烧牛肉面”的错觉。至于小菜,也是放了很多麻油的香辣口味。再配上甜点巧克力蛋糕,着实有点打破我对斋饭的刻板印象。

△素面、小菜和好吃的巧克力蒸糕(图/作者拍摄)
不少体验过斋饭的人都说,不少寺庙供应的食物,颠覆了自己对素食的理解。毕竟斋饭发展至今,早已突破了人们对于僧人每日“咸菜配粥”的刻板印象。吃惯了外卖快餐的打工人,很快就感受到了这些素食口味带来的惊喜。
素面是斋饭中的主流类别。
上海龙华寺罗汉面,香菇、面筋、千张、笋、胡萝卜做成的浇头,配上一颗溏心蛋,一份炸素鸭,再加入桌上免费的牛肝菌辣酱,是不少人心中的斋饭“白月光”;北京戒台寺的素面,则是碱水面配上萝卜片、炸好的蘑菇丝,被誉为北京最鲜美的素面;苏州西园寺更是根据不同的浇头,分为不同口味的“观音面”“吉祥面”“如意面”。

△西园寺的“观音面”和“如意面”(图/牧羊 摄)
家常素菜也是斋饭的常规品类。厦门南普陀寺的素宴,被誉为“天下第一素宴”,把素菜做得精致,也把名字起得浪漫,半月沉江,香泥藏珍,长生果糖……把菜名对应上食材,可能需要一番想象力。
仿荤菜,则是能吸引更多普通人的斋饭形式。成都文殊院香园的素斋以仿荤菜著称——“凉拌猪耳朵”用魔芋替代猪耳,“甜烧白”是用冬瓜代替五花肉,“梅菜扣肉”则是以豆筋模仿五花肉的口感……口味上也是川渝正宗的红油香辣。

△成都文殊院爆火的菇菇饭,许多年轻人慕名而来。(图/小红书截图)
在社交平台上,有很多年轻人整理的不同城市“寺庙吃斋”攻略,饭堂位置、菜品口味、价格高低都有详细的测评。曾经特供信徒、略带神秘的寺庙饮食,就这么被一一展示、对比。
这些斋饭一部分是免费的,收费的价格也大多在十元到几十元不等。在“寺庙游”中间赶上饭点,几乎是用餐的最佳选择。
不贵的价格,新奇的体验,都市打工人怀着虔诚之心把一份斋饭装进胃里,寺庙的祈愿之旅也就此达成了圆满。
02 斋饭,同时为肉体与心灵充电
“寺庙的素菜,为什么这么香啊?”
网络上,不少体验过寺庙斋饭的年轻人真诚发问。明明都是素菜,斋饭好像能做出丰富的口味,以前不爱吃的青菜,放在寺庙里似乎经过点化一般,变得格外脆甜。

△(图/小红书截图)
网络上,也有去寺庙做义工的年轻人说,自己原本抱着减脂的心去,结果两周的时间里胖了六斤。她所在的寺庙里,每天除了固定的家常素菜,还会不定期供应甑糕、果干、糕点。师父们下山归来,则会带回奶茶、蛋挞、酸奶等零食。
而更多的时候,斋饭给吃饭这件日常小事赋予了仪式感。在寺庙里,僧人们吃斋饭被称为“过堂”。僧侣们吃饭时需要遵循很多礼仪,比如止语,同时端碗的姿势、添饭的手势都有相应的标准。
习惯了用电子榨菜佐餐的打工人们,来寺庙感受相对“庄严”的进食氛围,似乎是一种别样的虔诚体验。像是平时习惯了剩饭的我,面对着巨大的一碗素面,再看着桌上“珍惜福报,请勿浪费”的字样,硬是把“福报”一根不剩地吃进了肚子。

△寺庙里处处可见提醒节约粮食的贴士。(图/ICphoto)
吃斋饭不仅能填饱肠胃,也成了心灵体验中很有实感的一环。上海女孩@魔都废柴,今年吃遍了上海本地的好几处寺庙斋饭。起初,她去寺庙是因为工作压力大,想去静静心,结果第一次在龙华寺吃饭,就被现场热烈的排队场面吓到了。
“我其实并没觉得特别好吃,只不过换个口味是很新鲜的。也可能是被赋予了某种意义,吃的时候会觉得是很有仪式感的一餐饭。好吃难吃,似乎都不太重要。寺庙的走红源于人内心的迷茫,多去解压挺好的。”她说。
此外,寺庙所处的环境似乎也能为斋饭的口味加持。大理的寂照庵,因为地处苍山,其斋饭甚至成为网上火热的“森林餐”。露天食用的斋饭,配上苍山徒步,让不少人真正“为了一口饭爬苍山”。
能为肉体和心灵同时充电,的确是斋饭在这个时代的走红秘诀。
03 寺庙食物,也卷起来了?
在素斋吃完了面,我到寺庙中心处的庙堂里上了炷香,发现角落里在售卖隆福寺的“网红产品”——米糕。而不远处,还有一个售卖下午茶的房间,门口的牌子上写着“茶饮、水果捞、素汉堡”等等茶点。
走进去,一位穿着僧服的工作人员正在制作“巧克力慕斯”——其实是吐司淋上巧克力酱和花生碎,售价3元。旁边是2元可以无限续杯的茶饮。而一位阿姨正在挑拣僧人自种的草莓,售价10元一小盆。

△柜台里做“巧克力慕斯”的工作人员。(图/作者拍摄)
这些“寺庙下午茶”,也是近年来随着斋饭的火热而兴起的新潮流。像是杭州永福寺的“慈悲”咖啡,上海法华寺的“聚福聚财”咖啡店,在节假日都是需要排队的热门打卡点。
寺庙食物,似乎就这么悄悄“卷”了起来。很多火热的寺庙催生出明星产品,甚至线下才能吃到的糕点、酱料等也都开始在线上售卖。
像是上海龙华寺的牛肝菌辣酱,就成为了热门单品,可以在线下和网店购买,但因为数量有限,时常需要抢购。与此同时,素面的盒装速食版、青团等也都可以在寺庙的小店里买到。
和上香、手串、周边文创一样,食物也成为“寺庙经济”的一环,在抚慰人心的同时,也为寺庙带来更多收益的可能。

△归元禅寺内精致的茶点。(图/马铃薯 摄)
启信宝发布的《2024寺庙游趋势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上海玉佛禅寺所控股的企业就囊括了餐饮、零售、商务服务业、批发业等多个领域,同时也投资了近300个创业项目。
吃完素斋、上完香,如果不愿离开,还可以点上一杯两元的热茶,续上内心难得的平静。我看到,来来往往的人不断走进来,和我一样买一块点心,点一杯茶饮,他们旁边也大多摆放着刚买的一袋子米糕。

△(图/作者拍摄)
食物配合上寺庙,这个当下最流行的安慰剂,的确温暖了不少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行Travel”,作者:吃卜宝,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内容:
-
痛心!宋士佳遗体被找到,年仅30岁
7月20日晚,安徽淮北市相山区新濉河大堤旁的一座桥边,30岁的宋士佳将落水的一家三口推上岸后,自己却因体力不支沉入水中。新濉河大堤是当地市民夏夜散步纳凉常去的地方。20晚上7时30分左右,30岁的宋士佳也和朋友宋黎明在河堤上散步。路上,宋士佳看到发小宋士奎在游泳,于是停下脚步和宋士奎打招呼。宋士奎已
2025-07-25 11:58:00 -
格非:关于人生道路,你想做“台球”还是“云朵”?
在崇尚情绪稳定的时代,做一个情感丰富的人有错吗?如果人生没有标准答案,那么是否也可以选择随波逐流?在道路遍布的今天,为何我们仍觉无路可走?本文节选自茅盾文学奖得主格非全新随笔集《云朵的道路》中《道路》一文。01《人面桃花》故事的起始点源于一个名为“普济”的寂静江村。事实上,我外婆家所在的那个村子就叫
2025-07-16 15:44:00 -
这三个细节,暴露了谁在偷偷爱你
喜欢对你笑的人言语表达不了的喜欢,发自内心的笑容会给出答案。越是喜欢你的人,见到你时,就越是爱笑。有人说,一见你就由衷微笑的人,一定攒了满心想对你好的温柔。他或许在旁人面前沉默寡言,可每次见到你的时候,嘴角总会不自觉上扬。人与人之间的情绪是可以相互影响的,他把自己开朗的笑容展现给你,你也能变得更加乐
2025-07-09 10:03:00 -
遵义市汇川区人民法院执行悬赏公告
遵义市汇川区人民法院执行悬赏公告为实现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维护司法权威,本院在执行中,被执行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且逃避执行,现申请人自愿提出悬赏执行申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
2025-07-07 16:58:00 -
眨眼张嘴都能造假!你的人脸信息或许正被这样盗用
一张照片实现人脸验证?保护好你的人脸信息!人脸信息与人体的其他生物特征,如指纹、虹膜等与生俱来,具有唯一性。这些关键信息一旦被泄露或被不法利用,容易造成较大风险和危害。在现有技术下,有些场景仅需一张照片就可以实现人脸识别应用中的人脸验证。常规的眨眼、张嘴、点头、摇头等动作都可以通过AI算法驱动完成。
2025-07-06 17:04:00 -
如何预防登革热“快递员”找上门?
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罗凯登革热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示,截至6月下旬,我国共报告登革热病例481例,较去年上升35%;南方省份媒介伊蚊密度显著升高,部分省份已出现本地聚集性疫情。湖南多地出现高温多雨天气,面临登革热输入性风险和本地传播风险。登革热要怎么预防?近期,湖南
2025-07-03 1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