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之中的人如何与自己和解?李修文最新作品集《夜雨寄北》讲述四个当代人的精神寓言
四月初,鲁迅文学奖得主李修文最新小说集《夜雨寄北》由花城出版社出版,这本小说集收录了李修文2024年在《花城》杂志的“李修文专栏”发布的中篇小说《夜雨寄北》,短篇小说《木棉或鲇鱼》《灵骨塔》《记一次春游》四个作品。

从小说家出道后又从事编剧多年,写作了多部散文,现在李修文再次回归了小说的创作,有了更加清晰的精进与超越。“我想要探讨的是我们人在面对时代、面对自身处境的时候,有没有可能找到一种所谓的和解,人在困境当中要如何与自己和解,这些故事大多谈论的都是这样的问题。”4月12日,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李修文这样说到。
书写人与时代的关系
《夜雨寄北》中的四个故事亦真亦幻,将奇幻叙事熔铸于当代生存现场,以魔幻为表,现实为里,反观社会洞察人心。小说《灵骨塔》讲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事件,三方势力为了解决各自的生活危机,不约而同的跑去白鹿寺灵骨塔中偷盗故事主人公、死者林平之的骨灰盒,在这起骨灰盒争夺战中,这位投资失败最终死亡的企业家林平之的故事被慢慢的拼凑出来。“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很多所谓的成功人士,实际也处于各种各样的一地鸡毛当中,往往大众对这些人的认识和这些人的自我认识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鸿沟,这就让我想起了金庸小说里林平之这样一个人物。”《笑傲江湖》中的林平之是一个亦正亦邪的人,他在尔虞我诈的江湖斗争中逐渐扭曲,虽说《灵骨塔》的故事与武侠相去甚远,但“林平之”这一人物符号的引入给故事带来了奇特的互文之感,“我觉得金庸笔下的林平之是一个非常可信的人物,他有软弱、抱负、野心和欲望,想要改变这个世界,但自身也被世界改变,他很像我想要写得这么一个主人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很多人身上都有林平之的影子。”
对人与所处时代之间关系的书写同样体现在小说《夜雨寄北》当中,这篇小说讲述的是主人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和猴子小丹东之间发生的故事,“其实这个故事是有原型的。”多年前李修文在做编剧工作时认识了一位女演员,她养了只猴子当宠物,这给他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我老在想,时代在变化,人的境遇发生了变化,猴子也不断变化,某种程度上时代的特征也映射在它的身上,猴子既是客观存在,也是主人公的一个心魔,她和猴子互为彼此。这篇小说所讲述的既是人与时代的关系,也讲述人与自己心魔之间的关系。”小丹东是主人公内心的一个投射,在小说的结尾,主人公和小丹东告别,最后对猴子说就把你送到这里了,“这句话看起来是对猴子说的,其实也是对从前的‘我’说的。”
在书写人与时代关系的同时,探寻与自我和解的可能性也是这部作品的重要主题,在去年获曹雪芹华语文学大奖的小说《木棉或鲶鱼》所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于慧在五十来岁的年纪与更加年长的老欧一起去南海海岛旅行,却在岛上意外遇见她以前的恋人小田,社会转型下阶层分裂的沉重后果、多年的爱恨情仇集中在了短短的几天海岛度假当中,“这个故事提出的问题是主人公是要与现在的丈夫和解,还是要与压迫过自己的、对自己造成了痛苦伤害的过去和解又或是说与身为病人的自身和解。”到最后作者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我觉得小说并不是解决问题,更重要的应该是发现问题,小说不是一碗鸡汤,它最有魅力的地方在于在很多习焉不察的时刻告诉读者,事情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加复杂。我想如果有一部小说可以带领我们重新认识一下自身的处境,就足够了。”
“蒲松龄时刻”依然存在于我们身边
在《夜雨寄北》的自序中,李修文写道:“在重新开始写小说之后,当我回头去看十几年的浪荡生涯,我竟然确信,自己曾经目睹和身经过许多‘蒲松龄时刻’。”蒲松龄的小说对他有着特别的影响,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李修文在全国各地到处奔波着写剧本,他所认识的人、接触的领域越来越多,生活中新的场景也越来越多,脑子里自然而然的会涌现出很多想法,散文成为他思想情感的一种及时表现方式。
重新回归小说创作不仅是因为现实生活的种种经历让他有了非常强烈的写小说的欲望,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前些年他一直在不断的阅读蒲松龄的小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写小说的契机就是阅读蒲松龄的小说,“当我一遍遍的读蒲松龄小说的时候,我发现他那些小说不完全是奇幻的幻想,更是现实主义的作品,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描写的那些处境依然存在于我们生活中。”在自序中李修文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他在三亚海边看见一对夫妻,妻子一边搀扶着中风的丈夫做复健一边埋怨二十多年前身为厂长的丈夫让自己下岗的事,那时他想起了蒲松龄的小说《种梨》,“在《种梨》中,一颗梨核被道士种在土中,随后,在众目睽睽之下,梨核迅速破土、开花和成熟,最后又化为了乌有,这幻梦一场,既像那个妻子对丈夫的怨怼在她下岗之后多年里的不肯消退,又像他们当初置身的那个年代在持续向前时一路遭遇的镜花水月。”
除了才发表不久的《记一次春游》,《夜雨寄北》中的其他三个故事都已经授权了影视化改编,不过对李修文自身而言,他自己在创作时并没有在意后续是否要做影视化改编,“我想一个认真写作的作家,当他全身心的面对自己的小说时,是不会想到那么多的。对我来讲,我可能反而更要警惕这样的念头。”不过在影视剧行业从业多年,李修文也看到了当下影视剧作品对当下我们所处时代的呼应,这一点反而是当下的虚构小说创作需要学习的,“我们今天写作需要重新认识我们和时代之间的关系,要明白触动我们的那些东西它到底是不是发生在时代的内部,还是我们按照过去惯常的审美,在想象我们所经历的年代,至少我自己经常要琢磨这个问题。”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潘政
相关内容:
-
第医线|老人咳两月没好,抗生素无效,竟是这个“隐形元凶”!年轻人也会中招
“咽喉痒、咳嗽、有痰,就吃抗生素‘消炎’?小心越治越糟!”生活里常见的这些呼吸道症状,不少人习惯“扛一扛”或自行用抗菌药,可一旦咳嗽咳痰持续超两周、药物完全没效果,就得警惕了。上海天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张春雨指出,此时别再只盯着 “普通细菌感染”,容易被忽视的人类疱疹病毒感染,可能才是“幕后
2025-08-29 08:27:00 -
南召县创新拓展“体育+” 农特产品借“球”出圈
8月27日,笔者获悉,2025年“乡村振兴”县级篮球邀请赛日前在山西省忻州市开赛。我市南召县派出代表队参赛,同时组织企业借助赛事平台开展了农特产品展销活动。这次赛事由山西省体育局主办,来自山西、陕西、河北、河南、贵州5省的20支队伍参赛。比赛为期7天,通过篮球竞技,搭建起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交流合
2025-08-28 08:25:00 -
中信出版集团发起“作家之夜”
本报讯(记者金鑫)中信出版集团与“天使望故乡+”项目近日共同发起“作家之夜”活动,以“所有人创作,所有人阅读”为主题,汇集王帅、李泓冰、倪闽景、毛尖、张明扬、周麗、储晓红等文化界人士,以开放麦的形式分享来自生活的片段、时代的痕迹以及充满温度的故事和思考。活动上推出新文化项目“天使望故乡+”及衍生MO
2025-08-21 09:43:00 -
夜读|思索痛苦的意义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苦难和挫折毫无意义”“成功才是成功之母”这类反传统鸡汤话语突然流行起来。这种所谓“反鸡汤”话语的流行有着很多社会因素和时代因素,可以看作是在特定环境背景下出现的一种集体的有意识的反崇高反爹味叙事。大约是那个时间掌握了网络话语权的人,对自小所受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类苦难教育
2025-08-20 21:19:00 -
37℃以上!郑州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郑州市气象台2025年08月19日06时10分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白天,郑州市主城区、航空港区、上街区所辖乡镇及街道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请注意防范高温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按照职责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2.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高温条件下作业的人员
2025-08-19 08:21:00 -
口臭5年,查出病变!身体的这些“信号”,别不当回事
近日“28岁女子口臭5年查出胃癌前病变”话题引发热议一名女子体检时查出幽门螺杆菌持续感染胃镜结果显示为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已处于胃癌前病变状态而她的父亲也曾因口臭查出胃癌目前正处于术后恢复的阶段引发胃部疾病的幽门螺杆菌究竟是什么?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被感染?一文了解什么是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寄生在
2025-08-17 10: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