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罕见病群体IP标识发布
北京青年报记者4月1日了解到,正值第18个国际罕见病日之际,由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主办的罕见病论坛闭幕。本次论坛上,代表超罕见病群体的“百万分之一”IP标识被推出,引发社会对罕见病群体,尤其是超罕见病群体的深度关注。

超罕见病患者群体面临着巨大的困境。由于患病人数极少、病情极其严重或致残、致死,他们所需的治疗药物临床急需且不可替代,药物研发和生产成本高昂。加上诊疗体系建设及患者援助的长期投入,分摊到极少数患者身上,导致人均治疗费用居高不下。在量价挂钩原则下,超罕见病患者的人均治疗费用远高于一般罕见病患者,如何让他们用得起药,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近年,我国已有80余种罕见病药纳入医保。参会专家也建议,应设立罕见病专项基金,采用“多方共付”模式,由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和社会慈善组织共同参与,作为我国罕见病诊疗与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
本次论坛上发布的超罕见病IP标识以“1/1,000,000”为核心视觉元素,数字下跃动的飞虹象征多方合力,破土新芽喻示患者坚韧生命力。在全球7000余种罕见病中,超罕见病犹如“孤星”,发病率极低。在中国,确诊的超罕见病患者人数最多不过千余名,仅占总人口的百万分之一左右。
这一标识由北京正宇粘多糖罕见病关爱中心、山西壹心公益发展中心(戈谢病病友会)、法布雷病病友会、庞贝氏罕见病关爱中心、尼曼匹克关爱中心、北京病痛挑战公益基金会等多家患者组织联合设计而成。
中国罕见病联盟执行理事长李林康表示,罕见病不仅是医学和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社会保障问题。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罕见病的科研、医疗和保障事业发展,各方面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这些罕见群体的关爱和不放弃,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温暖民生、彰显社会公平的生动写照。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倪家宁
相关内容:
-
中国机器人产业稳居全球第一梯队 “全球首发”“中国首秀”重磅新品集中亮相
央视网消息: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7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举行,大会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吸引了800余家企业参展,集中展示3000余项前沿展品及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新品,规模创历届之最。大会期间,将举办多场论坛及交流会。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2
2025-07-27 17:42:00 -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热贡艺术在传承中绘就文化新图景
唐卡是一种独具青藏高原特色的艺术,以玛瑙、珊瑚、朱砂等为颜料,绘制在布幔上并以彩缎装裱的宗教卷轴画,已有上千年历史。“热贡唐卡”因发祥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隆务河畔的热贡地区而得名。同仁也被誉为“中国唐卡艺术之乡”。在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在从事唐卡创作,聚集了众多技艺精湛的画师。2009年,以
2025-07-26 21:49:00 -
三年怪病终破解!青岛市市立医院医生靠“不渴”揪出罕见尿崩症
【来源:大众报业·半岛网】半岛网7月25日讯 (记者 张家瑞)一位不会说话、智力障碍的患者因“血中盐分超高”,三年来反复住院,病因却始终成谜。近日,青岛市市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马小莉团队抽丝剥茧,凭借一个被长期忽略的关键线索——“患者从不觉得渴”,最终确诊并治愈了一种极其罕见的“无渴觉性尿崩症”,终结
2025-07-25 21:43:00 -
重要提醒!北京儿童医院暑期就诊,先了解这些
暑期是儿科就诊高峰,怀着一份信任,您带着孩子来到北京儿童医院就诊。儿医人亦努力不负重托。为了帮助您和孩子更顺畅就诊,暑期就医提示请查收!图/“七彩童心艺术在儿童医院”儿童绘画大赛 参赛作品增加出诊号源为了让更多小朋友能在暑期顺利看上病,全院诊室统一动态管理,采用“弹性潮汐式”排班制度,最大限度利用空
2025-07-24 17:15:00 -
【甘快看】从一场展览看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马颖家风是一个家庭世代相传的风尚和作风,不仅关系一人得失、一家荣辱,更关系党风、政风、民风。近日,由省纪委监委宣传部、省档案馆、省博物馆联合承办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档案展在省博物馆开展,展品包括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及甘肃省档案馆馆藏的300多件珍贵档案文献。党
2025-07-23 20:12:00 -
呼和浩特:科技创新推动乳业全链条“突围”
从实验室的菌种培育到牧场的奶牛育种,从生产线的技术革新到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力,呼和浩特已构建起从“一棵草到一杯奶”的完整产业生态: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两大千亿级“产城融合”项目拔地而起,“世界乳业科技之都”“中国奶业育种之都”的称号实至名归;全国最大的牧草种质资源库在此扎根,全球灌装
2025-07-22 10: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