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起诉追债胜诉后称“告错了人” 江西赣州中院:一审错误
“我爱人中风进了ICU,之后瘫痪至今,怎么可能在入院几天后跑到上百里之外写欠条借钱?”5月23日,江西赣州上犹县的黄女士说,瘫痪15年的丈夫胡某青突然收到法院传票,称他15年前借了别人两万六,被借款人起诉。
不久前,胡某青一审败诉。胡家人认为没借过这笔钱,也不认识起诉者,借条上的字迹不是胡某青所留,由此提出上诉。
23日下午,出借人朱某告诉记者,此案是律师“告错了人”,将两个同名的人弄错对象,“我们已经提出撤诉。”
黄女士对此说法不认可,表示一审判决已生效,“我要一个清白结论,不然过几年他再起诉,我们咋办?”
23日晚,赣州中院发布通报,称一审法院判决错误,该院将依法纠错,并对相关人员追责问责。
村民瘫痪15年后被起诉追旧债
妻子称“借条上的时间段他在ICU”
黄女士介绍,她家住在上犹县某村,丈夫胡某青今年60岁。
2004年前后,胡某青在县城当锅炉工,2010年1月突然中风,抢救20多天后成为偏瘫,被定为二级残疾,十几年无法出远门。这期间,黄女士一边照顾丈夫,一边务农,还要在周边打工补贴家用,生活过得比较清苦。
年初,黄女士收到法院传票,称胡某青15年前向朱某借款26000元,因长期不还,朱某对胡某青起诉追债。
2025年4月,江西省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对该案一审宣判。
判决书显示,朱某代理律师向法庭出具了借条,以及律师对案外人刘源文的调查笔录。笔录中,刘源文称与朱某是朋友,办业务时认识了公职人员胡某青,后介绍朱、胡两人认识。胡某青曾向朱某借过钱,朱某事后都告诉了刘源文。

朱某手中的借条(受访者供图)胡某青因身体不便未出庭,妻子黄女士作为代理人辩称:胡某青中风后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借条内容不是其所写;胡家人一直住在户籍所在的村里,不认识刘源文和朱某,也从未被朱某催过债。
法院审理查明,朱某与胡某青通过案外人刘源文相识,2010 年 1 月 8 日,胡某青向朱某借款 26000 元现金,并出具一张 26000 元的借条。胡某青后来分文未还,朱某多次催告无果,故诉至该院。上述事实由双方身份证复印件、借条等材料证明。
法院认定朱某所诉债务存在,判定胡某青判决生效15日内向朱某偿还26000元,并支付2024年12月16日之后产生的利息。
黄女士称,丈夫瘫痪不能出门,未能当庭对质。法院曾经通知她可以申请签名鉴定,但胡某青文化低,以前没写过啥字,没留下旧字迹,瘫痪后写不了字,做不了笔迹鉴定。“家里困难,我没请律师,怪我没足够重视鉴定这件事。”黄女士说,但她提供了住院资料,胡某青2010年1月4日因为中风住进医院,借条落款的1月8日,他在ICU抢救,之后就偏瘫到现在,不可能跑出去借钱。
借款人胜诉后称“告错了人”
法院通报:一审判错了,将追责
黄女士一家遭遇的蹊跷案件,让村子里的人很同情。5月20日,村委会出具了书面证明材料,称其家庭为贫困帮扶家庭,村委会驻村干部陪同前往保险公司,调取了胡某青的保险报销信息,证明胡某青2010年1月4日因脑出血住院20多天,后诊断为脑偏瘫。

村委会出具的证明材料(受访者供图)借钱的到底是谁?23日下午,记者联系到借款人朱某。朱某表示,该案件是一起误会,是律师找错了人、告错了人。
朱某称,向他借钱的胡某青是一名公职人员,后来多年未联系。他只知道对方的姓名、大概年龄及大概户籍信息。“将起诉事宜委托给律师后,是律师通过他的方式找到的胡某青具体信息。开庭的时候胡某青没出庭,我也始终没见过黄女士的爱人,没能进行辨认。”
朱某称,23日下午已经前往法院对案件提出撤诉,并向黄女士赔礼道歉。“我们到派出所调取资料,民警找到上犹县有两位胡某青,同名同姓,相互只差两岁。民警将两人的照片给我看,借我钱的人确实不是黄女士的爱人。”
记者联系黄女士核实上诉信息,黄女士表示:“一审判决都生效了,我已经上诉了,他们怎么可能撤诉?没有人找我赔礼道歉。”
黄女士称,对朱某的说法不认可。她说,案外人刘源文的证词中,说明了借钱的人是当地公职人员“胡某青”,朱某对此清楚,这与一个瘫痪15年的农民身份反差太大,朱某也应该清楚。“我要坚持上诉追一个清白结论。不然过一段时间又起诉了,我们怎么办?”
朱某则表示,这起案件也让他花了钱还受了惊,虽然找到了真正借钱的人,但派出所只给他看了照片,没给他看具体信息。
记者联系朱某的代理律师,对方表示确实向法院提出了撤诉,其他情况不便接受采访。
23日晚,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通报,称一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胡某青并非本案借款人,该院将依法纠错,对相关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
来源:封面新闻
相关内容:
-
男子起诉追债胜诉后称“告错了人” 江西赣州中院:一审错误
“我爱人中风进了ICU,之后瘫痪至今,怎么可能在入院几天后跑到上百里之外写欠条借钱?”5月23日,江西赣州上犹县的黄女士说,瘫痪15年的丈夫胡某青突然收到法院传票,称他15年前借了别人两万六,被借款人起诉。不久前,胡某青一审败诉。胡家人认为没借过这笔钱,也不认识起诉者,借条上的字迹不是胡某青所留,由
2025-05-25 10:19:00 -
从“互殴”到无罪,张女士案重塑正当防卫边界
在暴力的打击面前,她没有退让,而在让自己委屈的处罚面前,她依然抗争,把打击变成了向上突破的动力。“被打后还会还手吗?”,这几天,依然在开着餐馆的张女士,不断地被人问到这个问题。本周,很多人在网上看到了她的报道,看到了一起持续四年,最早被认定为互殴,最终被法院再审认定为正当防卫的案件。如今,案件尘埃落
2025-05-25 06:27:00 -
“南大碎尸案被害人家属起诉张译主演电视剧侵权”最新进展:已调解!律师回应:告慰逝者,急需追凶
2024年底,“南大碎尸案”逝者刁爱青的姐夫喊话《他是谁》剧组,称剧中的“余爱芹案”与“南大碎尸案”高度相似,还虚构了余爱芹婚外情的剧情,给被害人家属带来极大的伤害,希望出品方和播放平台立即停止这种行为并道歉。此事引发各界关注。2025年5月20日,记者从刁爱青亲属代理律师周兆成处了解到,该案已调解
2025-05-21 00:08:00 -
还俗后的柳智宇第一次心动:生活中的点滴被人深深爱着
柳智宇身上有着许多标签。他是数学界的天才少年:18 岁摘下国际奥数金牌,保送北大数学系,被麻省理工以全额奖学金破格录取。24岁,他放弃这一切,剃度出家,在龙泉寺开始修行。2022年,柳智宇脱下僧服,结束了长达12年的僧侣生活。下山,还俗,在红尘中漂流。一年后,这位曾经的僧人公开了自己结婚的消息。52
2025-05-20 13:21:00 -
招3000人!河南发布公告
根据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中共河南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10部门《关于做好2025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豫人社办〔2025〕29号),现将我省2025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工作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募计划2025年全省共招募高校毕业
2025-05-17 08:16:00 -
长期自己烧水喝的人和经常喝桶装水的人,谁更健康?真相来了
桶装水 PK 白开水,谁才是喝水界的 “健康王者”?答案惊人!每天清晨,老张总会哼着小曲儿,烧上一壶自来水,看着那腾腾热气升起,心里满是踏实。而隔壁的小李,年轻的上班族,每天都从门口拎回一桶新的桶装水,图的就是方便快捷。同样是喝水,这两种方式到底谁更胜一筹?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桶装水藏着的 “隐
2025-05-12 14: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