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胖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湖北省博物馆:一开门就有观众一路小跑直奔“国宝”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14:34:00    

新华社武汉4月6日电 题:湖北省博物馆:一开门就有观众一路小跑直奔“国宝”

新华社记者喻珮、熊翔鹤

【博物馆故事】

每到寒暑假或旅游旺季,湖北省博物馆南门和北门外的观众早早便排起长龙。博物馆一开门,就有人一路小跑直奔“国宝”越王勾践剑。没多久,展厅的门口蜿蜒起数十米的长队,前排观众纷纷举起手机翘首以待,只为一睹这穿越2500年的剑影寒光……

这把熠熠生辉又锋利无比的越王勾践剑,刻有鸟篆铭文“身份证”,体现了两周时期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因其宝贵的文物价值成为湖北省博物馆的“顶流”。

坐落于湖北武汉东湖之滨的湖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达24万余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近千件(套),涵盖商周青铜器、战国秦汉漆木器、楚秦汉简牍等特色门类,尤以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云梦睡虎地秦简等重量级藏品享誉中外。2024年,博物馆接待观众超过500万人次,其中外地游客占比超七成。

“活起来”的文物和“火起来”的文博游,催生了一批现象级文创爆款,令古老与现代碰撞。比如,曾侯乙编钟卤蛋牛肉面、元青花珠宝笔、虎座鸟架鼓冰箱贴等,备受年轻人的青睐。2024年,湖北省博物馆全年开发上新文创产品超300款,文创销售数量突破280万件,销售额过亿元。

创新,远不只可以带走的物质产品。观众在这里还可以观看编钟乐舞演出、沉浸式全息剧《遇见·楚庄王》;AI“复活”的国宝文物,“跑出”陈列柜的神兽萌宠;还可以戴上AR眼镜,体验与文物跨时空对话……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张晓云认为,打造顶流文物品牌,对其内容进行挖掘、形式进行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日前,他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

【对话馆长】

记者:请说说湖北省博物馆最吸引人的地方。

张晓云:我想应该还是那些重量级的藏品,比如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云梦睡虎地秦简等。

光是东西好还不够,还需要有相匹配的呈现方式。围绕丰富的藏品,我们对展馆和展览做了精心布局,采用在全国省级博物馆中并不多见的“通史陈列+专题陈列”的方式。通过“曾侯乙”“曾世家”“楚国八百年”等系列化的专题陈列,以及“千古绝响——曾侯乙编钟音乐会”常态化的编钟演奏,彰显我们博物馆的特色。

记者:“顶流”文物出圈的秘诀是什么?

张晓云: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文物自身价值重大,进入中小学教科书,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但真正出圈还在于持续不断、系统性地打造超级IP品牌。

我们通过研发数百款形式多样的文创产品、常态化举办编钟音乐演奏、推出礼乐学堂等社会教育项目,使这两件文物逐步被标签化、品牌化,让人们一提到湖北省博物馆就马上想到它们,一进入湖北省博物馆就要看到它们。

今年是越王勾践剑出土60周年,湖北省博物馆将会推出主题沉浸式数字大展。此外,我们还有计划将云梦睡虎地秦简等文物打造成“顶流”。

湖北省博物馆的越王勾践剑。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记者:博物馆走红的文创有哪些独家“秘笈”?

张晓云:最火的爆款是湖北省博物馆建筑冰箱贴、越王勾践剑毛绒玩具。之所以走红,既缘于它们取材于我馆的核心藏品,早已是超级IP,也在于其独特的设计和创意。

比如,建筑冰箱贴将湖北省博物馆几大“镇馆之宝”及楚文化特色鲜明的博物馆建筑有机融为一体,极具打卡纪念价值;越王勾践剑毛绒玩具,则以时下年轻观众群体所喜欢的“萌”的姿态展示,情绪价值高、互动性强。

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逛博物馆,他们对于知识、情感、社交等方面有着强烈的需求,成为博物馆流量密码的掌握者与创造者。湖北省博物馆2024年30岁以下年轻观众占比近六成。我们一直高度关注年轻观众群体,在陈列展览、社会教育、文创开发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让博物馆变得更加有料、有趣、有味。

2月12日拍摄的湖北省博物馆“钟鸣楚天元宵夜”灯会活动(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记者: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碰撞出更多火花?

张晓云: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的核心产品和竞争力。过去,受主题和空间所限,陈列展览的物理边界与距离无法拓展。如今,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突破内容、时间、空间的限制,提升观众的体验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湖北省博物馆将于近期推出《穿越青铜纪VR》,用打破虚实界限的沉浸式体验,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等相关历史故事的虚拟世界。

记者:网红博物馆的热度如何延续?

张晓云:网红、热度,都只是外在表现形式,其本质是反映了博物馆的发展程度和综合实力。

湖北省博物馆将坚持做好三个层面的工作:一是物的层面,加强藏品体系建设,系统性做好藏品征集、保护、研究、展示和传播,持续打造以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为代表的核心藏品超级IP文化品牌;二是人的层面,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建设涵盖管理型、研究型、技能型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三是服务的层面,提升服务接待能力,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打造更有人文关怀和温度的博物馆。

未来,还需要不断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继续深挖藏品资源特色,利用科技赋能,促进开放合作,营造场域消费,实现博物馆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同时,也需要注意坚持保护第一,统筹发展与安全,体现博物馆的公益性与专业性,防止博物馆过度商业化、娱乐化的倾向。

来源: 新华网

    相关内容:

  • 八经咖啡小巷手绘地图 方便游客city walk打卡

    为方便游客city walk打卡,和平区南市场街道联建单位鲁迅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的志愿者们精心手绘出推荐点位地图,并于4月29日正式发布。本次发布的版本,包括八经咖啡小巷核心区域的十余处不可移动文物、九个网红打卡点,以及三十余家精品咖啡馆、创意饮品店(八经咖啡小巷现有26处不可移动文物、咖啡饮

    2025-04-30 12:00:00
  • 遵义市博物馆“五一”假期开放公告

    遵义市博物馆“五一”假期开放公告亲爱的观众朋友:遵义市博物馆“五一”假期(5月1日—5月5日),正常免费开放。开放时间:09:00—17:00(16:30停止入场),5月5日(周一)不闭馆。观众凭有效身份证件入场,欢迎大家前来参观!遵义市博物馆2025年4月29日来源:遵义市博物馆编辑:甘露瑶

    2025-04-29 11:57:00
  • 专访良渚博物院院长徐天进:博物馆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新怡“如果这里没有窗户,外面的美景完全看不见的话,感受是不是就完全不一样?”坐在小阳台窗边,眺望远处的风景,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院长徐天进问。4月23日至25日,第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在杭州余杭举行,100多位来自全球不同国家博物馆馆长、文化项目策划人和

    2025-04-28 10:22:00
  • 蜀道考古调查阶段性成果发布 新发现文物遗存297处

    4月26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在四川成都召开,发布了蜀道考古调查阶段性成果。蜀道不仅是中国古代中心地区与巴蜀地区的交通干线,更是体现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等突出特征的线性文化遗产。经过系统调查蜀道遗存信息,现阶段已初步掌握了6条蜀道主线保存较好路段的基本情况,形成了目前最为准

    2025-04-26 10:47:00
  • 全部免费!兰州12个免费宝藏博物馆!

    来兰州玩必逛的景区之一就是甘肃省博物馆那么你知道吗除了省博兰州有很多值得逛的博物馆哦!今天咱们就来看看有哪些吧~甘肃省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收藏有超过 35 万件历史和近现代文物,其中 “马踏飞燕” 是中国旅游标志,还有众多反映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上多民族文化和历史的展品。开放时间:星期二至星期日9

    2025-04-21 09:53:00
  • 曾毅和孙艺洲来啦!电影《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首站路演在呼伦贝尔举行

    4月19日,公路喜剧电影《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在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龙凤新天地购物广场和呼伦贝尔学院举行首站路演活动,主演曾毅、孙艺洲惊喜现身,与当地影迷展开热烈且欢乐的互动,为影片5月1日全国公映预热。活动现场,曾毅和孙艺洲作为电影主创团队代表,与现场观众分享拍摄时的经历体会,还围绕电影里的情节内容

    2025-04-20 21:44: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胖胖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0号-1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