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辽宁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辽阳市举行
6月12日,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文物局和辽阳市人民政府主办,辽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辽阳市文物局承办,2025年辽宁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辽阳市举行。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兼省文物局局长赵辉,辽阳市委常委、副市长李若杰出席活动开幕式并致辞。

活动主题为“让文物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开幕式上,播放辽宁省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宣传片《辽宁“遗”脉》,发布《一图游辽“遗”》、“三阳开泰”旅游路线,举办非遗市集和非遗展演、辽阳博物馆馆藏铜镜专展和辽阳市长城文化展示馆主题展览等活动,向现场群众发放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随身读手册。
赵辉表示,在历史文化名城辽阳主办2025“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辽宁主场活动,目的在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辽宁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特别是辽宁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以来,全省文物事业形势喜人,提速前进,在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博物馆特色展览、革命文物保护传承等方面取得了新成绩新突破,为赓续历史文脉、推动全面振兴、赋能美好生活做出了新贡献,为辽宁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注入了深厚持久动力。
本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实施文物保护法,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持续提升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健全文物保护传承体制机制,形成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文物保护格局。实施文化遗产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开展文明探源系列行动,持续实施世界级文化遗产、革命文物、工业遗产等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启动一批考古工程和文物项目研究。突出重要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保护利用好辽宁6处世界文化遗产,提速推动红山文化联合申遗。推进牛河梁遗址、奉国寺大雄殿、兴城城墙、北镇医巫闾山以及辽金都城遗址等重要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深化文物活化利用,建好考古遗址公园、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打造文物主题游径,发挥博物馆的保护、传承、研究、展示作用。强化工作交流互动,建立“赛马”机制,搭建交流展示平台,全面交流展示发展成果,为全省文物工作水平提升再立新功。
辽阳作为辽宁省第二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丰厚,燕州城山城、冮官屯窑址、汉魏壁画墓、辽阳白塔、东京城遗址等遗址都是历史的见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与精神血脉,是宝贵的文化瑰宝和力量源泉。辽阳市将以此次活动为重要契机,加大保护力度,系统实施重点文物保护修缮和展示利用工程,让文化遗产焕发生机。加大推进数字创新,运用VR、AR、AI等科技,让文物“活起来、动起来、走出去”,跨越时空展现魅力。深化文旅融合,挖掘遗产内涵,打造特色产品与线路,让保护成果惠及大众,赋能城市发展,为推进辽宁文化强省建设,贡献辽阳力量!
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全省各地结合实际,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文物展览展示、文物普法宣传、文物公益讲座、非遗展演、儿童体验教育等相关活动220余场。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展现我省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成果成效,扩大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全民参与力度。
省公共文化中心、省文物考古院研究院、省文物局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各市文物行政部门负责同志、文物科(处)长及文化和自然遗产单位代表等参加活动。
(辽宁文旅)
相关内容:
-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大同云冈石窟考察时强调,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要
2025-07-27 12:16:00 -
雁阵护航 以学赋能 济南市天桥区无影山街道党工委组织开展党建观摩学习活动
鲁网7月22日讯 为进一步把握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特点,深化党建品牌建设,提升网格化治理能力和管理效能,7月22日,无影山街道党建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李丽娟带队到工人新村文化展览馆、北村街道党校阵地、北村东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参观学习,街道党务工作者、青年干部、各社区专职副书记、青鸟计划大学生参加。在北村
2025-07-22 17:10:00 -
三看晋城:一城山水,一城烟火
近 日新华网聚焦晋城看这座城如何在山水与烟火间绘就康养旅居的新画卷 见山、见水、见烟火。这里的康养旅居如一幅水墨丹青——泼墨于雄起苍翠的太行山峦,晕染在街巷田野的烟火人间。 作为一座资源型城市,山西晋城深挖自然、文化、历史资源内核,着力打造康养旅居型城市。从多年前的谋篇布局,到如今产业升级,晋城
2025-07-16 15:21:00 -
万方玮:中华文物复刻第一人的艺术语言与技艺创新
摘要:玉雕复刻艺术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文章通过“中华第一龙”“商后母戊鼎”等经典文物复刻,探讨了万方玮如何巧妙融合古老工艺与现代科技,利用创新型材料和工艺技术,精准重塑古代玉雕艺术的神韵。在复刻中,万方玮非常注重对文化象征的创新性表达,为传统艺术品赋予了现代的艺术价值。这些作品不仅促进了
2025-07-14 19:06:00 -
链接全球资源 构建世界级旅游走廊——2025“神武峡”国际文旅推介活动侧记
7月11日上午9时,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特区武当一梦剧场,来自海内外的300余名旅行商、企业家、媒体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以“神武峡 Win天下”为主题的2025“神武峡”国际文旅推介活动启幕。“神武峡”推动湖北文旅出圈出彩4月25日,2025湖北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在武汉召开,宣布以“知音湖北”主品牌统
2025-07-13 15:26:00 -
商河县:以鼓子秧歌传承为纽带 打造特色文化社区新样板
鲁网7月7日讯在文化社区(文化书院)建设中,商河县深入挖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河鼓子秧歌的文化内涵,将其传承保护与社区治理、增进社区凝聚力、维系邻里和睦关系等深度融合,通过“非遗进社区”“秧歌艺术团”等创新形式,激活基层文化活力,走出了一条“以文聚人、以文化人、以文兴社”的特色路径。非遗在社区
2025-07-07 10: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