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胖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如何对待AI生成的文章?专家:发布信息时心里要有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8:34:00    

央视新闻客户端

随着人工智能应用逐渐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信息也不断涌现。前不久,一条内容为全国首例“AI医疗误诊”诉讼案开庭的文章,发布在某网络平台上。文章不仅对这起案件做了详细的介绍,还着重分析了案件的庭审焦点和法律问题。然而经《法治在线》记者核实,这篇煞有其事的文章完全是子虚乌有的虚假信息。

时间、地点清晰明了,案情介绍颇为详细。这篇标题为“全国首例‘AI医疗误诊诉讼案’开庭,算法责任界定成焦点”的文章3月13日在某网络平台上发布。

据文章称:2025年3月13日,全国首例“AI医疗误诊”诉讼案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正式开庭。文章还对这起案件的基本案情做了详细介绍,称2024年12月,北京市民张女士因持续胸痛前往某三甲医院就诊。接诊医生使用院内部署的“智诊AI系统”进行辅助诊断。然而,张女士次日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无效死亡。

这篇文章发布后,立即引发了网友对这起所谓误诊案的热烈讨论。那么究竟是否有这样一起案件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呢?《法治在线》记者与法院进行了核实。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 申进:我们在立案,还有审判这个相关的系统呢,我们都查找过了,确实没有发现这个相关案件。

经记者与法院核实,既没有相关案件在当天开庭,也没有文中所提到的案件在法院进行立案,文中所谓的庭审完全是子虚乌有的虚假信息,更不存在全国首例医疗误诊案一说。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人工智能学院教授 沈阳:现在使用AI是比较容易生成一篇包含所有新闻要素的文章的,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些AI因为是一个概率推理的模型的话,它可以自动的给你脑补上,并且可以把所有的细节都设计好。

那么还有哪些虚假信息的展现,令这篇文章看上去极具迷惑性呢?

虽然文章提到的庭审信息和案件内容并不存在,但它依然使用大篇幅,着重分析了这起所谓AI医疗误诊案件所涉及的庭审争议焦点,并详细列明了AI公司、医院方以及医生的相关主张。此外文章还从法律困境、行业影响等多个板块进行了讨论分析,可谓是信息量十足。而这篇看似极具专业性的分析收获了网友百余条的回复讨论。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人工智能学院教授 沈阳:这篇文章第一是细节都比较充分,第二有些词语很专业,这也是AI谣言的一个特征,正常的人写文章的时候,这个人只有具备某个方向的专业知识,他才能使用专业词汇,但是对AI来说,因为是基本上吸收了人类全量的公开知识,这种情况下,它在任何专业方向上都可以使用层级比较深的专业词汇,所以专业性也使得这种文章看上去特别能够迷惑人。

信息多、细节多、分析角度多,这样极具迷惑性的谣言文章非常容易以假乱真,这又会给公众带来怎样的影响和危害呢?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人工智能学院教授 沈阳:它会误导大家,本来真实世界当中是没有这样的事,现在捏造了这样的一个事件,就会对人的认知产生一个印象,比如说我们就认为这篇文章谈到的某些观点是对的,或者某个事实是对的,这样对于人类在下一次做决策的时候,肯定是会产生影响的。所以我想编制的谣言,有的有即时的思想上的影响和行动上的影响,还有的谣言是有长远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些认知,所以我想就这一类谣言还是有相当危害的。

近年来,利用人工智能生成的文章在网络漫延,真假难辨。虚假信息扩散的加剧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了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规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标识办法》提出强制添加显式和隐式标识等规范要求,所有AI生成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都要“亮明身份”。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人工智能学院教授 沈阳:比如说一篇文章是AI生成的,如果涉及到事实,一定要把它标注出来,这是AI生成的。并且在转载传播过程当中,不能把是AI生成的标识给删除,所以我觉得这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起点。第二个就是每个人在发布什么信息的时候,心里面一定要有数,这个是AI生成的吗?发布出去会对大家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所以在传播的起点,进行严格的审核,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应该提高AI的素养,应该知道哪些AI的内容是可以进行传播,哪些AI的内容生成的谬误的信息是不应该传播的,要有一个甄别能力,否则就变成了自己被动或者主动地参与传播谣言了。

(总台央视记者 张李彬 曾晓蕾 李红叶)

原稿点击>>

如何对待AI生成的文章?专家:发布信息时心里要有数-重庆日报

    相关内容:

  • 这种水千万别再喝了!确认为2A类致癌物,很多人却天天这么喝……

    电热水壶是常见的家用电器然而近期网络上流传一种说法:“电热水壶可能析出重金属锰而长期摄入锰会对人体有害可能致癌”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我们更应该警惕怎样的饮水?一起来看看其实“喝热水”更容易致癌其实相比于不锈钢水壶里的锰更值得注意的是喝水时候的水温如果你平时喜欢喝非常热的水就要注意了健康人的口腔和食

    2025-08-26 07:33:00
  • 沈阳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一景区发布暂停开放公告!明天还下雨吗?

    今天的雨从上班下到快下班下了一天雨啊啥时候能停啊……沈阳市气象台2025年08月25日16时01分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过去5小时,沈河区朱剪炉街道、马官桥街道的降水量已达到35到40毫米;预计未来1到2小时,还将出现10到20毫米的降水,请注意防范。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暴雨防御工

    2025-08-25 16:39:00
  • 沈阳师范大学专家组到赫章开展教育帮扶培训活动

    【来源:赫章发布】8月22日,在台盟中央、台盟辽宁省委协调下,沈阳师范大学专家组到我县开展教育帮扶培训活动。活动在赫章第七幼儿园、三小、五中、一中同步分组进行。教研活动环节,赫章挑选各学科教师代表进行试教,帮扶专家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互动等方面进行点评,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活动还开展了学

    2025-08-24 15:38:00
  • 沈阳最新发布!恢复开展2025年沈阳市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活动!

    沈阳网2025-08-22 10:57:25好消息!好消息!沈阳市商务局发布最新公告恢复开展2025年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活动关于恢复开展2025年沈阳市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活动的公告为稳妥有序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满足广大消费者购物需求,综合研判我市当前工作开展情

    2025-08-22 12:17:00
  • 【视觉沈阳】大学校园藏宝藏

    暑假来临,大学生们背上行囊,回到久违的家乡。但沈阳师范大学的校园里却没有回归宁静,反而一大清早就溢满孩童的欢声笑语。小朋友们拉着爸爸妈妈的手,欢呼雀跃:“快点走、快点走,我们去看大恐龙!”坐落于沈阳师范大学内的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馆。博物馆共设8个展厅16个展区,以展示地

    2025-08-20 07:32:00
  • 国安机关提示:“旧手机换菜刀”可能有安全风险

    “旧手机、旧电脑换菜刀、换不锈钢盆喽!”这与时俱进又略带夸张的吆喝,您是否也曾听过?一些闲置的“电子家当”留着无用,很多朋友会考虑出手置换,主打一个该省省该花花。那么,其中的风险隐患您又是否全然了解?不如和小安一起盘一盘,如何“变废为宝”又不“引火烧身”。安全处置 守护“数字身家”通讯录记录着社交网

    2025-08-13 09:32: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胖胖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0号-1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