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植入支架后,为何还会变窄?
目前,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某些患者术后仍然可能出现血管再度狭窄的现象,即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ISR)。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又能否避免呢?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风湿科主治医师杜娟来说说。

介入治疗后少数病情可能反复
作为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尤其适用于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的患者。通过这一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恢复患者血流情况,缓解胸痛症状,改善心脏功能。
然而,某些患者即便实施了支架植入,血管依然可能再度狭窄,这一现象被称为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高发时间为术后3个月至13个月。研究表明,冠状动脉植入支架治疗后有约20%的病例可能出现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如果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本就很复杂,那么支架再狭窄的发生率可高达60%。
当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程度超过中度时(即血管内径缩小超过50%),患者会出现心脏供血不足,再次反复出现活动后胸痛、胸闷,严重时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发生心源性猝死。
哪些原因易导致冠脉支架再狭窄
临床上,导致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原因复杂多样,常见的有以下3种。
1.患者血管病变情况特殊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使血管壁变得非常坚硬,导致植入的冠脉支架难以完善扩张;分叉处的病变及开口(血管起始段与主干血管连接的部位)的病变位置较为特殊,血管结构的复杂性导致支架难以完整覆盖这些区域;小血管病变不容易找到匹配的支架,而长病变(血管病变范围较大)提供了血管内瘢痕组织增生的机会,这些情况都会增加支架再狭窄的风险。另外,对于接受过慢性完全闭塞手术或者心脏血管搭桥术的患者而言,由于血管的内膜及结构均发生了变化,出现支架再狭窄的风险也较高。
2.慢病因素影响手术效果
糖尿病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容易出现血管内膜增生;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尤其是血压和血脂控制不佳的患者,血管长期受到压力和血管内脂质的攻击,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慢性肾脏病患者由于肾功能受损,体内毒素积聚,血管的状态会变差,这些慢性病因素增加了支架再狭窄的发生率。此外,高龄和肥胖也可诱发支架再狭窄。
3.与支架类型和植入水平相关
金属裸支架就像是一个没有“保护层”的小金属网,撑开堵塞的血管后,虽然能暂时疏通血流,但因为它没有药物来控制血管内的修复反应,容易刺激血管内膜增生,增加再狭窄的风险。不过,随着药物涂层支架的更新迭代,支架再狭窄的发生率已明显降低。
另外,支架在植入时如果膨胀不完全或者贴壁不良,也会导致支架和血管壁之间出现空隙,影响血流,导致血管再次变窄。部分患者对支架表面的聚合物产生过敏反应,会引发炎症,影响血管健康。因此,合理选择支架类型、确保精确植入对减少支架再狭窄的发生至关重要。
少数情况下,风湿免疫性疾病会引起冠状动脉慢性炎症,进而影响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当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时,给已发炎的血管中植入支架,炎症反应可能导致血管壁增厚、组织增生,如不及时控制这种免疫活跃的炎症状态,患者便会反复出现支架再狭窄,带来灾难性的心血管事件。
如何降低术后再狭窄发生风险
根据冠心病的严重程度,确有必要实施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应积极接受手术干预,以延缓病情发展。但考虑到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发生的可能性,建议从3个方面做好准备,尽量降低其发生风险。
一是做好健康管理与症状监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需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疾病的康复和预防并发症,如低盐、低脂饮食,以减轻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合理控制体重,避免肥胖给心脏带来额外压力;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对预后造成不良影响等。同时,患者需密切关注身体的反应,特别是活动后出现胸闷、胸痛、前胸有压迫感、气短或心慌等不适症状持续超过30分钟没有明显缓解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二是遵医嘱规律药物治疗。患者术后应遵医嘱规律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防止血栓形成和血管内壁增生,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及血脂,使上述指标在心内科医生的指导下达到目标值。对于风湿免疫性疾病引起的支架再狭窄,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免疫抑制治疗,如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等药物来控制血管炎症。
三是定期复查。患者需进行定期复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脉CT等。有明显心前区不适症状者,还需完善冠脉造影、血管内超声或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OCT)。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则要监测炎症指标,如血沉、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一种血清蛋白质),以及血管影像学检查,全面评估支架再狭窄的免疫因素,以便及早干预。
(供图:视觉中国)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汪丹
相关内容:
-
天祝:以中藏医传承之笔绘就百姓健康幸福图景
【来源:天祝县融媒体中心】近年来,天祝县锚定“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发展方向,将中藏医药事业纳入民生保障重点工程,从政策支持、人才培育、服务升级多维度发力,让千年中藏医智慧在新时代焕发光彩。走进天祝县人民医院中医馆名医工作室,医生们或凝神诊脉,或细致解答,或挥笔开方,在望闻问切中诠释着医者仁心。患者
2025-08-28 16:38:00 -
宝妈组团来汉求医:医生巧手“缩胸”,解颈肩酸痛湿疹难题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林琳 通讯员 曹馥湄)常年颈肩酸痛难忍,皮肤褶皱处反复长湿疹,连穿衣服都成了尴尬事——两位来自外地的年轻妈妈被乳房重度下垂伴肥大的问题困扰多年。近日,在结识了有同样困扰的“病友”后,她们组团慕名前往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医学整形美容科,通过个性化的乳房缩小手术,终于卸下
2025-08-25 18:34:00 -
172种疾病和睡不好有关!留心身体的缺觉警报
晚上不想睡,早上起不来,很多人用透支睡眠的方式填补白天不够用的时间,长此以往会拖垮身体。近日,一项发表于《健康数据科学》(Health Data Science)的研究称,睡眠特征与172种疾病之间存在显著关联。《生命时报》结合新研究,并综合多位专家观点,列出身体发出的“缺觉”警报。睡不好,和172
2025-08-22 14:05:00 -
口臭5年,查出病变!身体的这些“信号”,别不当回事
近日“28岁女子口臭5年查出胃癌前病变”话题引发热议一名女子体检时查出幽门螺杆菌持续感染胃镜结果显示为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已处于胃癌前病变状态而她的父亲也曾因口臭查出胃癌目前正处于术后恢复的阶段引发胃部疾病的幽门螺杆菌究竟是什么?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被感染?一文了解什么是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寄生在
2025-08-17 10:19:00 -
三年怪病终破解!青岛市市立医院医生靠“不渴”揪出罕见尿崩症
【来源:大众报业·半岛网】半岛网7月25日讯 (记者 张家瑞)一位不会说话、智力障碍的患者因“血中盐分超高”,三年来反复住院,病因却始终成谜。近日,青岛市市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马小莉团队抽丝剥茧,凭借一个被长期忽略的关键线索——“患者从不觉得渴”,最终确诊并治愈了一种极其罕见的“无渴觉性尿崩症”,终结
2025-07-25 21:43:00 -
重要提醒!北京儿童医院暑期就诊,先了解这些
暑期是儿科就诊高峰,怀着一份信任,您带着孩子来到北京儿童医院就诊。儿医人亦努力不负重托。为了帮助您和孩子更顺畅就诊,暑期就医提示请查收!图/“七彩童心艺术在儿童医院”儿童绘画大赛 参赛作品增加出诊号源为了让更多小朋友能在暑期顺利看上病,全院诊室统一动态管理,采用“弹性潮汐式”排班制度,最大限度利用空
2025-07-24 17: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