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岭泉镇:乡村好青年返乡 创办共富工坊
鲁网6月7日讯 2022年,本着解决乡村宝妈、残疾人就业难的想法,在外工作多年有丰富早餐经营经验的莒南岭泉人路国祥回到家乡在后左山村投资210万元创办了广源食品“共富工坊”,占地1200余平方米,集研发和专业生产加工、自创多款生熟坯类面食食品。目前,已经带动周围村民52人就业,人均月收入3000余元。
“我们的包子肉馅选用的是猪前腿肉,肉质细腻,蛋白质含量适中,脂肪含量低,肉筋较少,保证了馅料的口感与品质。”岭泉镇广源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路国祥介绍道。提起包子,他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打磨,从选材到制作,力求完美,他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只为做最健康的食品。
严把产品质量。他聘请专业教师现场教学指导,让员工们带薪学习,静下心来打磨手艺,达到标准后才能上岗,确保每个环节都严谨细致,这些细节传递出他对食品质量的追求和对事业的热爱。包包子在他手里变成了一门艺术,每个包子大小均匀一致,2024年,广源食品小笼包制作技艺被莒南县人民政府评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路国祥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技艺(小笼包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如今,路国祥引进了电商直播,他积极参加青年人才电商直播培训,产品实行“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让岭泉镇的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形成“家门口就业圈”,持续放大“家门口”的共富效应。他将平凡的小事变为不凡的事业,带动更多人增收。被评为2024年临沂市乡村好青年。
下一步,岭泉镇将继续支持路国祥持续用心做产品,全力推动共富工坊建设迈向新台阶,借助共富工坊这一平台,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带动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力争将广源食品打造成“共富工坊”的示范品牌,以产业发展为引擎,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岭泉村集体发展、村民增收贡献力量。(通讯员 于晓)
责任编辑:王军
来源::52 鲁网
相关内容:
-
陕西移动榆林分公司:基础设施+产业帮扶双轮驱动,绘就安则梁村乡村振兴新图景
阳光讯(记者 郑玮)仲夏时节,行走在安则梁村,一条条蜿蜒交织、平整宽阔的乡村道路,如灵动的脉络,将宁静的村庄与广阔的外界紧密相连;放眼望去,果园里挂满了沉甸甸的苹果,微风拂过,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曾经沉寂的土地,如今正焕发出勃勃生机,而这一切翻天覆地的变化,都离不开陕西移动榆林分公司驻村工作队扎
2025-07-22 15:23:00 -
沈阳市区两级市场监管部门联动开展“你点我检”进商超活动
本报讯 记者朱柏玲报道 日前,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皇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搬进热闹的商超,邀请消费者变身食品抽检的“出题人”和“阅卷人”。此次活动是市场监管部门邀请市民登录全国民意征集系统扫码“点检”的第十五站。“以前总担心买的东西不合格,这下好了,我们也可以‘
2025-07-15 07:23:00 -
太原:检查热销食品 守护舌尖安全
本报讯(记者 张勇)7月7日从尖草坪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针对暑期来临,该局开展夏季热销食品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规范市场价格行为,维护夏季时令商品市场有序发展,保障饮食安全。 此次检查全面覆盖大型商超、连锁便利店、冷饮店等重点场所,以冷饮、乳制品、肉制品、凉拌菜等夏季热销且易变质食品为重点检查
2025-07-09 07:19:00 -
东皋沂评 | 了不起的中国创造:临沂答卷
在沂蒙山腹地,有这样一座城市——它既承载着“最后一碗米做军粮”的红色基因,又涌动着“向新而行”的创造活力。临沂,这座革命老区,正以令人惊叹的“中国创造”实践,书写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从“铁疙瘩”到“智造极”:传统产业的涅槃重生。曾几何时,临沂制造业以“铁疙瘩”式的粗放发展遭遇瓶颈。而今天,
2025-07-08 08:50:00 -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7月7日,17名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山西经贸职业学院)学生来到市交通运输局帮扶村——阳曲县黄寨镇南留南村,参加“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大学生发挥专业优势,深入基层一线,助力推进乡村振兴。当天12时许,学生们抵达南留南村。他们主动走进厨房,帮忙端菜盛饭。饭后,又拿起抹布、扫帚收拾餐具,以行动
2025-07-08 06:37:00 -
李万千在沅陵县调研时要求 精准施策守底线 培优产业促振兴
怀化日报全媒体讯 7月1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李万千赴沅陵县调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要求,精准施策守底线,培优产业促
2025-07-03 00: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