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 | 创新业态场景,探索多元发展——体育用品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拓展观察
新华社福州8月30日电 题:创新业态场景,探索多元发展——体育用品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拓展观察
新华社记者刘旸
从马拉松赛事运营到AI智能健身房,从跑步俱乐部的专业服务到体育综合体的全新体验——近年来,国内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纷纷开启转型探索。
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鼓励体育用品企业研发家庭化、智能化运动装备器材,加快体育用品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借助政策东风,一批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正跳出“重生产、轻服务”的传统路径,创新业态和应用场景,推动制造与服务深度融合,构建新型产业发展格局。
(小标题)转型:从制造产品到拓展消费场景
随着体育产业持续发展,不同类型的体育企业正沿着不同路径探索转型。“公司每一次转型,都与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紧密相连。”天翔体育董事长郑剑强说。
2001年,为响应福州市城市发展战略,天翔体育到当时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的仓山区投资建厂,为法国运动品牌迪卡侬代工。2015年是公司转型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公司借区域功能转型之机迁建新厂,并将原厂房改造为体育文创园,吸引多家体育培训和健身机构入驻;另一方面,公司开始承接多个马拉松赛事的运营,通过赛事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郑剑强介绍,2023年公司投资5.1亿元开建的智慧体育综合体——天翔悦动城,预计今年年底竣工。“天翔悦动城除商圈配套外,大部分体育项目将由公司自营。”郑剑强说,“这是一种区别于传统商业综合体的新型体育服务模式,以市民健身休闲为核心,体育项目引流,商业配套服务体育,打造全新消费场景和体验。”
全民健身热潮带来健身需求快速增长,为企业创造了新的市场机遇。特步在厦门知名的海岸跑步线路——环东浪漫线开设了一家跑步俱乐部。据介绍,这里不仅提供存包、洗浴、训练、配速挑战赛等免费服务,还提供身体机能专业评估等付费服务,使产品销售成为服务的延伸。
“特步跑步俱乐部是服务前移,更加贴近消费者,增强消费者对特步品牌的认可度和粘性。”特步集团总裁助理齐冰说。
齐冰介绍,特步于2016年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落地首家跑步俱乐部,打破了传统专卖店模式,将门店选址在热门跑步线路而非商圈,以服务跑者为核心。如今俱乐部已拓展至长沙、合肥、南京等多个城市。截至目前,特步在全国累计落地77家跑步俱乐部,依托“特跑族”平台链接超230万会员,每年举办超2000场跑步活动比赛,为跑友搭建了交流聚集地。
以制造销售健身器材起家的舒华体育,自2022年开始布局自有品牌的健身连锁门店——舒华健身,目前已在20多个城市通过直营和加盟方式开设60多家门店,将自有品牌健身器材直接铺设到门店,同步提供健身服务、器械销售和企业服务。
舒华健身副总经理张奇炜表示,发展服务业减少了对单一业务的依赖,分散了经营风险,也有助于提升品牌影响力。舒华健身的业务模型持续迭代,近期还将推出AI健身房,通过AI技术与健身场景融合,实现从测试、评估、指导到效果反馈的全链条智能化闭环。
张奇炜指出,“单纯依靠硬件销售的盈利模式面临增长瓶颈,拓展服务业是公司寻求新增长点、同时也是根据未来市场趋势做出的必然选择。”
(小标题)目标:从“依赖”到“共生”
中国体育产业协会副会长、集美大学教授郑志强表示,面对国内竞争白热化、外部挑战加剧以及传统市场趋于饱和等形势,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正加速向服务业延伸。服务型制造能够在全产业链中嵌入服务环节、拓展利润空间,其定制化和知识密集型特征有助于企业摆脱同质化竞争,实现高质量发展。
然而,记者调研发现,当前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制造养服务”“商业养体育” 等依赖模式较为普遍,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的良性格局尚未成熟。
郑剑强坦言,体育综合体如果没有商圈配套,单纯依靠体育教培、场馆运营等难以收回成本。但随着全民健身逐渐成为消费刚需,“体育+商业”的模式有望打通营收路径,实现良性循环。
张奇炜介绍说,2024年舒华实现营业总收入14.17亿元,其中健身房服务板块占比较低。齐冰表示,目前特步跑步俱乐部提供的服务多为免费服务,尚未形成独立盈利模式。他认为,未来需要通过组建专业团队,创新消费场景,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当前体育企业在服务转型中仍面临多重瓶颈,包括服务业价值被低估、企业重生产轻服务、消费者认可度较低、人才支撑薄弱等。郑志强建议,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专项资金等方式,鼓励企业与上下游协同发展,优化营商环境,规范市场秩序。同时,加快“互联网+”、大数据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制造业综合服务网络,为企业转型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企业自身也需注重客户体验、服务质量和供应链管理能力的提升。(完)
相关内容:
-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 | 创新业态场景,探索多元发展——体育用品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拓展观察
新华社福州8月30日电 题:创新业态场景,探索多元发展——体育用品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拓展观察新华社记者刘旸从马拉松赛事运营到AI智能健身房,从跑步俱乐部的专业服务到体育综合体的全新体验——近年来,国内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纷纷开启转型探索。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鼓励体育用品企业研发家
2025-08-30 15:58:00 -
为危险加上“安全锁” 昆明这样筑牢危化品防线
自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启动以来,昆明市应急管理局以“清单化管控、数字化转型、本质化提升”为核心路径,创新构建了危化安全监管的“昆明模式”。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市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率达到100%,双重预防机制运行优良率提升至99.8%,治本攻坚取得显著成效。靶向攻坚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昆明市通过技术
2025-08-29 08:17:00 -
“科创河北”汇聚高端资源 精准服务企业创新发展
“科创河北”汇聚高端资源 精准服务企业创新发展
2025-08-27 19:49:00 -
连续19个月稳健增长单品增80%,瓶子星球新酒饮转型迈过关键里程碑
2025年1~7月,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5%,梅见及果立方同比增长分别超过20%及80%。近日,在第七届中国快消品大会上,瓶子星球集团披露了这样一组数据。在上个调整期,江小白也是逆势增长的行业新星。如今,这家从单一白酒品牌转型为拥有梅见、果立方、新魂烧酒等多品牌的低度新酒饮集团,又成为新调整期的行
2025-08-27 15:24:00 -
财政助力 加速竞技体育改革步伐
【来源:柳州市财政局_财政动态】2025年,柳州市财政局聚焦竞技体育改革创新与后备人才培养,充分发挥资金引导和保障作用,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为全市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一、体教融合,壮大社会办体力量市财政局积极支持体教融合,以市体育局为主体,结合市十六届运动会,联合市教育局开展年度各类中小学
2025-08-27 09:15:00 -
碳市场建设迎来政策利好 金融创新与价格机制双轮联动
中经记者 张漫游 北京报道8月25日,《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为我国碳市场发展注入新动能。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完成三个履约周期的配额交易与清缴工作,市场流动性持续提升。《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规范开展碳质押融资业务”“以全国碳
2025-08-26 15: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