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农机“唱主角” 希望的田野描绘好“丰”景
央视网消息: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地处风沙半干旱地区,保墒一直是农业生产的难题。近年来,当地和科研院所合作,大力推广玉米秸秆覆盖还田条耕作业,使玉米产量得到显著提升。现在,总台记者苑竞玮就在通榆县兴隆山镇一家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玉米示范田里,让他带我们看看迭代升级的保护性耕作是什么样的,它又是怎样提升粮食产量的?

在吉林省通榆县兴隆山镇的一处玉米示范田,当地抢抓晴好天气,进行最后100亩玉米的播种作业。现场几台条耕机马力全开,穿梭在广袤的田野间。紧随条耕机之后的播种机,依托搭载的北斗导航系统精准定位播种。不到十分钟,十亩玉米田便完成从耕作到播种的全流程作业。据合作社的负责人介绍,3000亩的玉米田大约2周左右就可以完成播种。

这片玉米示范田采用的是秸秆还田条带耕作,什么是条带耕作?简单来说,就是把秸秆进行归行,一条形成秸秆覆盖带,另一条进行深松浅耕形成没有秸秆的这样条带,在没有秸秆的条带上进行播种,这种方式就叫条带耕作。秸秆覆盖如同天然“保水罩”,既能减少水分蒸发,又能在降雨时储存水源,为种子萌发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有效抵御大风对表土的侵蚀。这也是保护性耕作的迭代升级。

通过几张图片来了解升级前的保护性耕作。这第一张图片是最开始的“秸秆还田全覆盖免耕作业”,由于秸秆全部覆盖在耕地上,虽然起到了保护耕层的作用,但是由于秸秆全覆盖,导致地温低,同时播种容易播到秸秆上,导致出苗率低同时造成减产。于是专家们继续研究,升级成了“秸秆归行宽窄行免耕”,但是在风沙大地区,大风会将秸秆刮到播种带上,同样会导致地温低,影响产量。于是,对保护性耕作进行升级,同样对秸秆进行归行,进行少量耕作,对秸秆进行少量覆土,再经过播种镇压,使得秸秆不容易被风刮走。
在吉林西部这种风沙半干旱地区,采用条带耕作的同时要应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它们是提升产能的黄金搭档,也给粮食增产上了“双保险”。合作社的负责人介绍,去年,他们3000亩的玉米都采用了这种技术,玉米产量从每亩从1400多斤跃升至1800斤,增产效果显著。

今年,吉林省保护性耕作面积新增200万亩,总面积达4000万亩,实施粮食单产提升行动,重点在吉林西部推广“水肥一体化+条耕”重大增产技术,力争到2027年增产粮食100亿斤,推动吉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尽快迈上千亿斤新台阶。
河南邓州:220万亩小麦开镰 多举措确保颗粒归仓
眼下,河南南阳邓州220万亩小麦陆续成熟,种植户们正趁晴好天气开镰收获。为确保夏粮颗粒归仓,当地相关部门组织调配各类收割机,保障麦收工作顺利进行。

在河南南阳邓州构林镇这处麦田,金黄的麦浪层层铺开,麦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4台联合收割机开足马力穿梭在麦田间,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成熟的小麦被快速收割、脱粒,金黄的麦粒从收割机的出粮口倾泻而出,装入一旁的运输车辆。

为确保夏粮能够颗粒归仓,当地相关部门提前谋划,组织调配各类收割机5300余台,同时对现有仓储进行腾仓备容、烘干塔进行提前检修等工作,全力保障麦收工作顺利进行。随着当地麦收工作陆续展开,当地还成立农机手服务点,从物资、技术支持、后勤服务等方面提供保障,护航麦收工作顺利开展。
湖北襄阳:536万亩小麦成熟 抢抓农时开镰收割
今年湖北襄阳小麦种植面积536万亩,占湖北省小麦总产量的一半。眼下,襄阳的小麦陆续进入成熟期,当地抢抓晴好天气昼夜抢收。

在襄阳市的一处万亩高标准农田,5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在金色的麦田里来回穿梭,伴随收割机的轰鸣声,金黄的小麦颗粒归仓。
这两天,来自陕西、安徽、河南等地的7000多台跨区作业联合收割机陆续进入襄阳,当地推出“全域开放”服务模式,政府机关单位、农机站、供电等部门为大家开放停车场、提供热水、维修、充电、照明等服务,构建全天候“麦客之家”。

为确保小麦颗粒归仓,除了积极跨区引进的各类收割机7000台以外,襄阳全市也投入稻麦联合收割机2.7万台,共3.4万台助力小麦机收率达到99.5%以上。
安徽界首:农技专家扎根示范田 为夏粮丰收保驾护航
近日,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安徽的冬小麦陆续进入灌浆期。为确保小麦丰产丰收,安徽界首市农技专家们走进田间,实地查勘小麦生长情况,为农户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


在界首市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区域试验田,农技专家们仔细查看小麦的穗粒数、灌浆进度、病虫害发生情况、土壤墒情等,指导农户及时对小麦进行田间管理措施。今年的试验田里种植了来源于国家、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的,适应黄淮地区南片区域的小麦品种22个。

同时,通过智慧农业平台,农技人员还可以实时监测小麦生长各个时期的情况。据了解,今年界首市共种植冬小麦48.1万亩,当地农业部门持续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密切关注小麦生长动态,为夏粮丰收保驾护航。
相关内容:
-
2994.8亿斤!2025年夏粮“成绩单”出炉
夏粮丰,全年稳!7月10日,2025年夏粮“成绩单”新鲜出炉——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2994.8亿斤,其中小麦产量2763.2亿斤,实现稳产丰收。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副司长魏锋华说,今年夏粮虽略有减产,但减产幅度很小,总体保持稳定。2023年我国夏粮实现丰收,产量达到2923亿斤,而2024年夏
2025-07-10 21:40:00 -
58岁卖玉米大姨跳海救人
来源:【闪电新闻】一名来自河北的年轻女游客在海边拍照时,手机不慎滑落礁石缝隙。她冒险拾取,不料一个巨浪将她卷离岸边,推向深水区,眼看就要被冲向远海。危急时刻,在附近卖玉米和冷饮的刘玉荣快速赶来,奋不顾身跃入海中救人。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I
2025-07-09 22:36:00 -
《锦绣芳华》热播 多处取景襄阳
湖北日报讯(记者汪璐、通讯员王皓月、何梦琴)6月末,《锦绣芳华》终于来了。作为《国色芳华》的续集,该剧一直被期待,首播3小时登顶猫眼网络剧实时热度榜,社交媒体上话题热度居高不下。在它的预告片中,就出现了襄阳盛世唐城景区的御花园。该剧由杨紫、李现领衔主演,讲述了长安芳园之主何惟芳以商为本、济弱扶倾,在
2025-07-03 16:27:00 -
萌化了!2025年鱼梁洲宠物派对音乐嘉年华火热开启
湖北日报讯(记者赵怡然、通讯员曹越)6月28日晚,2025年襄阳市鱼梁洲宠物派对音乐嘉年华在鱼梁洲环岛公园银杏广场举行。本次活动以“宠物派对音乐嘉年华”为主题,吸引了近百组宠物家庭参与,通过趣味互动、才艺展示、音乐狂欢等形式,展现了襄阳的活力与温情。傍晚6时,活动在悠扬的音乐中拉开帷幕。银杏广场化身
2025-06-29 13:36:00 -
风吹麦浪一线行 | 秋播不愁!中捷2万多亩旱碱麦种子丰收啦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董肖飞 崔上 刘舰“专用的农机具早就准备好了,就等着今天下地大干一场。”6月9日一大早,在沧州中捷产业园区的旱碱麦繁种田里,三台联合收割机开足马力,在金黄的麦浪里来回穿梭忙碌。“今年小麦长势不错,我们准备了10多台收割机和30多台运输车。按现在这收割速度,一天能收2500到3
2025-06-11 17:23:00 -
全国夏粮小麦收获进度过半
记者5日从农业农村部获悉,当前全国夏粮小麦大规模机收持续推进,截至6月5日,已收小麦1.82亿亩、总体进度过半。据介绍,继湖北、四川麦收圆满收官后,安徽麦收基本结束,河南近八成半,江苏、陕西近四成半,山西近两成,山东过一成半。今年夏收开始以来,广大农机手和农民群众趁晴抢收、冒暑作业。各地切实加强机手
2025-06-06 14: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