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胖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更加致命!新毒株正在快速传播!最新公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2 02:03:00    








当地时间6月9日,世界卫生组织表示,猴痘疫情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22年5月以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猴痘病例。世界卫生组织同年7月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直到2023年5月才解除这一状态。2024年8月14日,世卫组织再次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世卫组织当天发布的公报说,一种更加致命的猴痘病毒新毒株正在刚果(金)快速传播,并已蔓延至布隆迪、肯尼亚、卢旺达和乌干达等此前从未报告过猴痘病例的周边国家。


另外,据世卫组织统计,自2024年1月以来,全球已有25个国家报告猴痘确诊病例。其中,刚果(金)的疫情最为严重,确诊病例占比高达60%,死亡人数占40%;乌干达、布隆迪和塞拉利昂紧随其后。刚果(金)目前每周仍报告2000至3000例疑似病例,表明疫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稍早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国际卫生条例紧急委员会会议上表示,自2024年初以来,猴痘疫情在多个国家持续扩散,全球已报告逾3.7万例确诊病例,并造成125人死亡。他呼吁国际社会继续保持高度警惕,强化疫情监测、疫苗接种和资源投入,以防疫情进一步失控。





什么是猴痘?

猴痘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这些关于猴痘的知识你了解吗?




01

认识猴痘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感染所致的一种病毒性人兽共患病,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


◀ 传染源:


猴痘病毒的主要宿主为非洲啮齿类(非洲松鼠、树松鼠、冈比亚袋鼠、睡鼠等),灵长类(多种猴类和猿类)由于与感染的啮齿类动物接触偶可感染。感染动物及猴痘病毒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 传播途径:


病毒经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他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


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亦可在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时通过飞沫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病毒还可通过胎盘从孕妇传播给胎儿。


◀ 人群易感性:


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因此,未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群对猴痘病毒普遍易感。



02

临床表现

潜伏期5~21天,多为6~13天。发病早期出现发热、寒战、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前驱症状。90%患者出现明显的浅表淋巴结肿大,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

发病后1~3天出现皮疹。首先出现在面部,逐渐蔓延至四肢,手心和脚掌均可出现皮疹。

皮疹经历从斑疹、丘疹、疱疹、脓疱和结痂几个阶段,不同形态的皮疹可同时存在。疱疹和脓疱疹多为球形,直径约 0.5~1厘米,质地较硬,可伴明显痒感和疼痛。疱疹数量从几个到数千个不等,多呈离心性分布。可累及口腔黏膜、消化道、生殖器、结膜和角膜等。病程约 2~4周。

结痂脱落后可遗留红斑或色素沉着,甚至瘢痕,瘢痕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年。

部分患者可出现并发症,包括皮损部位继发细菌感染、呕吐和腹泻引起的严重脱水、支气管肺炎、脑炎、角膜感染等。



03

预防


(一)宣传教育


出入境人员和涉疫地区人员需关注所在国的猴痘疫情信息。


在猴痘地方性流行地区,尽量避免与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包括患病或死亡的动物)发生接触,不直接接触动物的血和肉,必须彻底煮熟后才能食用。屠宰或处理染病动物或感染组织时,应配戴手套及其他适当的防护用品。



加强个人手卫生。海关、卫生健康等部门可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广泛地宣传猴痘病毒病防治知识,使公众及时、有效地采取预防手段,同时正确引导舆论,避免社会恐慌。


(二)疫苗接种


由于既往猴痘流行地区局限,且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临床症状通常较轻,猴痘预防一般采取以管理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但亦有疫苗可以对特定人群进行预防。



由于存在交叉免疫,接种天花疫苗可预防猴痘,我国既往的天花疫苗为复制型组织培养痘苗,暴露前接种可有效保护人群免受感染,而暴露后2周内,尤其是最初4天内接种者,约 85%可产生免疫力,减轻症状严重性。


(三)主动就医和及时报备


疫区归国人员需注意自我健康监测,出现皮疹等症状时,应主动就医,并告知接诊医生疫区旅行史,以助于诊断和治疗。


若在国外有过接触史和暴露史,尚未出现症状,可主动联系当地疾控中心进行咨询和报备。



(四)限制动物贸易


限制非洲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的进口贸易,减少病毒向我国扩散风险。建议将感染动物与其他动物隔离,并立即实施检疫。对任何可能与感染动物有接触的动物,应进行检疫隔离;根据标准预防措施处理,观察症状30天。



04

治疗和预后


(一)治疗


目前国内尚无抗猴痘病毒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支持治疗和继发性细菌感染的治疗。


(二)预后


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严重病例常见于年幼儿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预后与感染的病毒株、病毒暴露程度、既往健康状况和并发症严重程度等有关。



来源:央视新闻、央视财经、国家疾控局

编辑:李曦 编校:熊小勤
值班主任:明心武 肖静
编审:陈济才 谢瑞洪
小编起早贪黑、不眠不休
只为送上最新消息

    相关内容:

  • 辽宁沈阳通报一学校自备井蓄水池受诺如病毒污染事件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9月7日,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通报:8月31日,沈阳师范大学校医院陆续接诊了一批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的学生,辽宁省、沈阳市相关部门及学校随即开辟医疗救治绿色通道,组建医疗队进驻学校开展巡诊服务,对患者进行分类救治。截至9月7日17时,累计报告有胃肠炎症状者2087人,已痊愈

    2025-09-07 21:57:00
  • 第医线|老人咳两月没好,抗生素无效,竟是这个“隐形元凶”!年轻人也会中招

    “咽喉痒、咳嗽、有痰,就吃抗生素‘消炎’?小心越治越糟!”生活里常见的这些呼吸道症状,不少人习惯“扛一扛”或自行用抗菌药,可一旦咳嗽咳痰持续超两周、药物完全没效果,就得警惕了。上海天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张春雨指出,此时别再只盯着 “普通细菌感染”,容易被忽视的人类疱疹病毒感染,可能才是“幕后

    2025-08-29 08:27:00
  • “淘货”变走私 海关查获多起濒危动物制品走私案

    近日,广州海关在跨境邮件中连续查获多批濒危动物制品,涉及象牙制品等国家禁止进出境物品。广州邮局海关关员在对跨境邮件监管时,1件邮件机检图像显示异常,便做了进一步查验,发现邮件内有2把折扇。广州邮局海关关员 肖骏华:这两把折扇的扇面绘有古代日常生活场景,整体场景逼真,纹饰华美。扇柄部分呈黄白色,表面有

    2025-08-19 09:19:00
  • 广东佛山顺德: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3317例,均为轻症

    健康顺德微信公众号 7月24日,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通报:截至2025年7月23日,我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3317例,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均为轻症病例。

    2025-07-24 18:24:00
  • 广东佛山顺德区确诊478例 小心这种由“花蚊子”传染的病

    7月15日广东佛山市顺德区通报一起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截至通报发布顺德全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78例均为轻症病例这个听起来有些陌生的病症引起网友讨论基孔肯雅热是什么病?有哪些症状、如何预防?一起了解↓01 基孔肯雅热是什么病?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主要通过伊蚊,就是身上有黑白花纹

    2025-07-16 10:33:00
  • 十四五前4年我国经济增速平均达到5.5%

    【十四五前4年我国经济增速平均达到5.5%】财联社7月9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7月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前4年我国经济增速平均达到5.5%。我国这么大的体量和增量,又经受了世纪疫情、贸易霸凌等冲击,在这么大的基数上,能保持这样的增速,在经济发展史

    2025-07-09 10:08: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胖胖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0号-1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