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胖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这个清明,历史与“春天”浪漫邂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23:03: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

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清明时节,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精心策划的“清明踏青‘趣’寻春”系列活动,如一股清新的春风,拂过了古城郑州。漫步于考古博物馆内,听一场考古讲座、参与一次非遗手作、兑换春日限定的精美礼品,更能在城市考古课堂中体验蹴鞠、舞狮、敲大鼓等传统民俗活动,还有丰富的文创产品等待兑换……每一日都有新的乐趣,每一场都藏着意想不到的奇遇。通过沉浸式的考古体验、互动式的文化传承,以及创新性的传播表达,让三千多年的商都历史在明媚的春日里焕发出了勃勃生机。观众不仅沐浴在和煦的春光下,更在丰富多彩的互动体验中,深切感受到了郑州这座城市厚重的文化底蕴。

手工体验:激活沉睡的“文化基因”

4月4日上午,考古博物馆二楼的报告厅内洋溢着欢声笑语。五彩斑斓的黏土在孩子们灵巧的双手中变幻出万千姿态,上小学的雨欣正聚精会神地将粉色黏土捏成一片片娇艳的花瓣。“我要做一个商代风格的花瓶!”她兴奋地向身旁的朋友展示着自己手中的作品。这场名为“黏土绘春DIY”的活动,巧妙地将商代青铜器上的精美纹饰与现代手工艺相结合,赢得了观众的交口称赞。

“我们致力于通过轻松有趣的方式,让历史文化变得触手可及,让观众尤其是孩子能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道。活动现场,工作人员精心准备了各式各样的文物纹饰模板,参与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图案进行创作。带着两个孩子来参加活动的张女士感慨地说:“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真是太棒了,孩子们在玩耍的过程中就学到了丰富的历史知识。”

与此同时,团扇编织活动也备受热捧。64岁的退休教师王老师全神贯注地学习着编织技艺。“我小时候曾见过爷爷编织竹器,现在能够亲手体验这种传统工艺,感觉特别有意义。”王老师的话语道出了许多参与者的心声:“亲自动手体验传统工艺,比观看多少次展览都要来得更加深刻和难忘。”

据初步统计,这两天的传统手工艺活动共吸引了数百名观众热情参与,年龄跨度从6岁至70岁不等,真正实现了文化传承的全龄化覆盖。

考古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4月5日下午,《揭秘考古日常》讲座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非凡。副研究馆员张永清通过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和生动有趣的案例,向观众生动地展示了考古工作的真实面貌。“许多人误以为考古就是挖宝,其实更多时候我们是在做拼图游戏。”张永清指着幻灯片上的一块陶片介绍道,“就像这块看似不起眼的陶片,经过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它是商代贵族所使用的礼器碎片,这一发现帮助我们重新认识了郑州商城的祭祀体系。”

讲座结束后,带着孩子前来听讲的李女士感慨万千:“原来考古工作竟然如此有趣,孩子听完后说以后也想成为一名考古学家。”这正是主办方所期望达到的效果——用专业且贴近生活的方式,拉近公众与考古之间的距离。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有关负责人表示,考古并非象牙塔里的高深学问,让研究成果惠及广大民众,是当代考古人的神圣使命。

义务讲解活动则让观众有了与文物“面对面”亲密接触的机会。在中华牙璋展厅内,“商都翼翼 金玉华章”特展正在展览中,讲解员详细介绍了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的出土文物。观众凝视着展柜里精美绝伦的玉器和青铜器,无不惊叹于三千多年前工匠们的精湛技艺。“这些工艺品真是太精美了,我们的祖先真是了不起!”大学生小刘由衷地赞叹道。在这三天里,十余场义务讲解活动现场服务了数百名观众,让他们对郑州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

本次活动的重头戏当属商都书院街考古工地的“城市考古体验课堂”。这片荣获“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殊荣的早商考古工地,继续向公众诉说着早商时期的辉煌历史。

在专业人员的悉心指导下,参观者得以亲手体验考古发掘的奇妙乐趣。12岁的小宇小心翼翼地用刮铲清理着地层,“太神奇了!我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真正的考古学家。”他的家人也连连称赞道,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方式远比课本上的知识来得更加生动和直观。

“书院街的答案”互动环节更是将趣味问答与考古知识巧妙结合,让参与者在游戏中收获满满的知识。正在读初一的晓明和同学们组队参加,“这个过程让我们对郑州的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他表示,现场答题的感觉比课堂里历史老师的讲解更加令人印象深刻和难以忘怀。

最为引人注目的当数清明蹴鞠活动。这一久远的清明习俗在现代考古工地上得以重现,历史与现代的交融在此刻变得具象而生动。“清明蹴鞠是古代的一项重要习俗,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真正‘活’起来。”活动负责人介绍道。活动现场欢声笑语不断,许多家庭都是全家总动员,父母和孩子一起在草地上尽情奔跑嬉戏,仿佛穿越回了千年前的清明节。

在这个清明假期里,郑州市的市民们不仅享受了春日的暖阳和欢乐的时光,更在丰富多彩的互动体验中深切感受到了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当传统与现代相遇交融、专业与大众紧密相连时,文化的传承便在这和煦的春风里谱写下了崭新的篇章。在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中,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还将筹划推出考古工地开放日、非遗体验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项目,旨在让考古成果更好地服务社会、惠及民众,让历史文化真正融入现代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相关内容:

  • 八经咖啡小巷手绘地图 方便游客city walk打卡

    为方便游客city walk打卡,和平区南市场街道联建单位鲁迅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的志愿者们精心手绘出推荐点位地图,并于4月29日正式发布。本次发布的版本,包括八经咖啡小巷核心区域的十余处不可移动文物、九个网红打卡点,以及三十余家精品咖啡馆、创意饮品店(八经咖啡小巷现有26处不可移动文物、咖啡饮

    2025-04-30 12:00:00
  • 遵义市博物馆“五一”假期开放公告

    遵义市博物馆“五一”假期开放公告亲爱的观众朋友:遵义市博物馆“五一”假期(5月1日—5月5日),正常免费开放。开放时间:09:00—17:00(16:30停止入场),5月5日(周一)不闭馆。观众凭有效身份证件入场,欢迎大家前来参观!遵义市博物馆2025年4月29日来源:遵义市博物馆编辑:甘露瑶

    2025-04-29 11:57:00
  • 专访良渚博物院院长徐天进:博物馆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新怡“如果这里没有窗户,外面的美景完全看不见的话,感受是不是就完全不一样?”坐在小阳台窗边,眺望远处的风景,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院长徐天进问。4月23日至25日,第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在杭州余杭举行,100多位来自全球不同国家博物馆馆长、文化项目策划人和

    2025-04-28 10:22:00
  • 蜀道考古调查阶段性成果发布 新发现文物遗存297处

    4月26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在四川成都召开,发布了蜀道考古调查阶段性成果。蜀道不仅是中国古代中心地区与巴蜀地区的交通干线,更是体现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等突出特征的线性文化遗产。经过系统调查蜀道遗存信息,现阶段已初步掌握了6条蜀道主线保存较好路段的基本情况,形成了目前最为准

    2025-04-26 10:47:00
  • 弘扬历史主动精神 强化新时代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

    李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宣传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党的百余年历史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智慧,对学生具有重要的精神涵养和历史镜鉴价值。其中,将历史主动精神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党史观,引导学生感悟精神伟

    2025-04-23 07:05:00
  • 曾毅和孙艺洲来啦!电影《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首站路演在呼伦贝尔举行

    4月19日,公路喜剧电影《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在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龙凤新天地购物广场和呼伦贝尔学院举行首站路演活动,主演曾毅、孙艺洲惊喜现身,与当地影迷展开热烈且欢乐的互动,为影片5月1日全国公映预热。活动现场,曾毅和孙艺洲作为电影主创团队代表,与现场观众分享拍摄时的经历体会,还围绕电影里的情节内容

    2025-04-20 21:44: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胖胖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0号-1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