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胖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他一袭白衣,千里赴青“1+20”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04:14:00    
援青期间,曾诚参加健康中国万里行活动,为百姓送医送药。
曾诚(右二)定期来省妇幼保健院坐诊、手术、带教。省妇幼保健院供图

本报记者 郭 靓

一袭白衣,千里赴青“1+20”次,只为心中的那份执念!

4月5日,正值清明假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主任医师曾诚博士,暂别岭南夜雨,跨越2000多公里,再次回到青海省妇幼保健院坐诊、手术、带教。

短短1天,40余例门诊精准施治、3台高难度手术保驾护航、现场专题培训倾囊相授……他说:“这是我的责任,更是我的承诺。”

2015年,曾诚作为中组部第十六批援青博士团成员,挂职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开启为期一年的援青工作。

“一次援青行,一生青海情。”援青工作结束,曾诚说:“身体暂别,心一直在!”

之后,曾诚作为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每年都会利用假期休息时间奔赴青海,周期性地为省妇幼保健院提供妇幼医疗、教学、科研、技术指导和推广服务。从岭南到高原,从1年到20次,从青丝到华发,他以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援青初心,用医者仁心守护高原百姓健康。

立足临床,

开展各项医疗服务

7旬老人子宫脱垂严重、基础疾病复杂。4月5日,曾诚主刀完成这台高难度妇科手术。他凭借丰富的阴式手术经验,以创伤小、恢复快的术式成功帮助老人解除多年痛苦。

“瓜真切!瓜真切!广东好曼巴!”老人的儿子在手术室门口紧紧握住曾诚的手,淳朴而真挚地表达感激之情……

这是曾诚结束援青工作后,第20次利用假期休息时间,回到青海坐诊、手术。

“让高原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是我们援青医生的初衷。”

每次来青海,曾诚克服高原缺氧,宛如“永动机”一般,全身心投入到临床一线。他耐心倾听每一位患者的心声,细致入微地分析病情,发挥中西医协同优势,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门诊间隙,他更是争分夺秒奔赴手术室,施以妙手为患者祛痛解疾。

十年前,曾诚与青海结缘伊始,常在心中思考“我能为青海做些什么?”

十年来,他用一次次不远千里、一件件暖心实事,汇聚起前行的信心和力量。

他调研、考察,根据医院学科发展需要,组建中药房和中医妇科;用“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施治方案为民众解除病痛,毫无保留公开自己的协定处方、经验方外,还邀请全国知名中医药专家来青讲课;利用交班之际,用实物、图文与同事分享诊疗思路和手术技巧;发挥专家优势,常态化开展培训讲座及手术台在线会诊,培养妇科人才……

省妇幼保健院妇科主任医师赵永新对此体会更深:“曾博士为我们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高精尖的学科技术,不仅让医院的妇科从单纯的保健常规门诊诊疗,到手术加中医妇科全方位开花,也让产科、儿科等各学科水平再上新台阶。”

挖掘潜力,

发展新项目新业务

在省妇幼保健院门诊楼4楼,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青海工作站赫然醒目,在这里,曾诚将岭南罗氏妇科“调经、种子、安胎、止带”学术理论运用于青海的医教研工作中,深受高原患者和医护人员信赖。

作为岭南罗氏妇科流派第四代传承人,曾诚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和青海地域环境特点,反复分析高原患者证型,提炼归纳西北患者“寒、湿、瘀”的特点,同时指出亦不乏虚实夹杂、脾肾两虚患者,他由此制作了40多个临床协定方并在全院分享,用于妇科、妇保、内科综合的中医诊疗。

另一边,曾诚在导师罗颂平教授指导下,与同为博士团成员、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人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英教授,将岭南罗氏妇科8个四季膏方引入省妇幼保健院,结合青海本地药材和疾病特点灵活变通,使广东膏方本土化,满足当地患者需求。

随着青海患者对岭南罗氏妇科膏方和经验方需求日渐增多,为了适配当地临床证型和药品供应情况,曾诚“看菜吃饭,看药开方”,对协定方因地制宜调整,比如将成方中的活血止痛药物救必应、两面针改为三棱、莪术,或王不留行、路路通;止血药岗稔、地稔改成茜草、海螵蛸等,保障疗效不“打折”。

2018年,在他的努力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省妇幼保健院建立医疗技术帮扶关系,在医疗技术、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促进岭南医学、中医药技术在省妇幼保健院的应用,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岭南罗氏妇科在全世界范围内迄今共成立12个工作站。而在青海,正因为有曾诚这样大爱奉献的流派传承人,才有了岭南特色的中医妇科流派与青海高原医学完美而紧密融合,并渐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惠及更多患者。

医教协同,

医疗技术落地生根

“如何用有限的援青时间提高当地医院的医疗水平?只有给医院‘造血’、给医护人员‘充电’,才能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曾诚在援青期间,摸索出一套适合省妇幼保健院临床能力提高的路子,就是他的“1+1+4”人才培养模式,即培养1名高级职称人员专攻妇科手术、1名高级职称人员专攻疑难病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诊疗、4名年轻医生轮流到专家门诊跟诊学习妇科疾病的诊疗思路和规范。

十年帮扶,曾诚通过“手术带教+专题培训”,向省妇幼保健院妇科团队传授微创技术要点,并针对高原地区妇科疾病特点,提出中西医结合诊疗优化方案。

为提升临床医生的专业技能和鼓励中标新课题、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曾诚自愿捐赠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柔性引进领军人才项目支持经费35万元,成立青海省妇幼保健院“曾诚人才培养基金”,并四处募集社会友好人士捐赠,助推青海省妇幼保健院学科体系建设和人才梯队建设。截至目前,曾诚累计向基金无偿捐赠和募集注资达190余万元。

此外,为提升帮扶效果的延续性,曾诚牵头成立青海省中医临床技术骨干进修班,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如今,9期共229名青海全省范围内遴选出的医疗骨干人才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轮训学习,回青后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为推动青海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来青海,我就是想为这里做更多的事。”谈及这段跨越十载的援青情缘,曾诚笑着说:“被这里的患者和医生需要,是幸福,更是鼓励。”

他在自己的微信上写道:“念念不忘,静待回响。”他把对青海的大爱写在山宗水源之间,他说他的援青路援青情,未完待续……

《青海日报》(2025年04月12日 第2版:省内要闻)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相关内容:

  •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热贡艺术在传承中绘就文化新图景

    唐卡是一种独具青藏高原特色的艺术,以玛瑙、珊瑚、朱砂等为颜料,绘制在布幔上并以彩缎装裱的宗教卷轴画,已有上千年历史。“热贡唐卡”因发祥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隆务河畔的热贡地区而得名。同仁也被誉为“中国唐卡艺术之乡”。在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在从事唐卡创作,聚集了众多技艺精湛的画师。2009年,以

    2025-07-26 21:49:00
  • 三年怪病终破解!青岛市市立医院医生靠“不渴”揪出罕见尿崩症

    【来源:大众报业·半岛网】半岛网7月25日讯 (记者 张家瑞)一位不会说话、智力障碍的患者因“血中盐分超高”,三年来反复住院,病因却始终成谜。近日,青岛市市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马小莉团队抽丝剥茧,凭借一个被长期忽略的关键线索——“患者从不觉得渴”,最终确诊并治愈了一种极其罕见的“无渴觉性尿崩症”,终结

    2025-07-25 21:43:00
  • 重要提醒!北京儿童医院暑期就诊,先了解这些

    暑期是儿科就诊高峰,怀着一份信任,您带着孩子来到北京儿童医院就诊。儿医人亦努力不负重托。为了帮助您和孩子更顺畅就诊,暑期就医提示请查收!图/“七彩童心艺术在儿童医院”儿童绘画大赛 参赛作品增加出诊号源为了让更多小朋友能在暑期顺利看上病,全院诊室统一动态管理,采用“弹性潮汐式”排班制度,最大限度利用空

    2025-07-24 17:15:00
  • 康方生物午前上涨10%,依沃西疗法一线治疗结直肠癌III期临床首例患者入组

    康方生物(09926)午前股价上涨10%,现报138.60港元,成交额15.30亿港元。7月16日,据康方生物官微消息,康方生物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新药依达方®(通用名:依沃西单抗注射液)用于一线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pMMR/MSS型 mCRC)的注册性III期临床研

    2025-07-17 12:08:00
  • 当“石榴籽”遇见思政课

    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学生在人工智能实验室进行“碳路者”绿电低碳项目式学习。援青教师在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开展“共创学习”模式教学实践。周全 供图盛夏时节,在位于青海省西宁市的果洛西宁民族中学,美丽的校园在明媚的阳光下格外宁静。这所由上海援建的学校于2019年9月正式招生,是党和国家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战略成

    2025-07-15 07:10:00
  • 别跟LLM太交心,斯坦福新研究:AI不能完全取代人类心理治疗师

    小心!AI的“贴心回应”可能致命。最新研究表明包括ChatGPT和Llama在内的流行AI模型在处理抑郁、妄想等复杂心理问题时,竟然频频输出危险建议。这项研究涉及来自斯坦福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和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当研究人员向ChatGPT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位用户在失业

    2025-07-14 12:05: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胖胖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0号-1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