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全力抗旱保苗保障农业科研事业发展
我市全力抗旱保苗保障农业科研事业发展
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佳玥
今年以来,受干旱少雨和大风扬沙天气影响,土壤失墒加剧,对农业科研各项试验示范工作造成不利影响。面对旱情,市农科院积极应对,认真安排部署,多措并举开展适水抗旱保苗工作,为高质量完成年度科研目标任务奠定良好基础。
市农科院先后多次深入各县(市、区)建立的粮油、蔬菜、草畜、果树等19个精品培育的试验示范点进行调研指导,积极开展旱情研判,研究解决应对举措。组织小麦、玉米、蔬菜、植保等专业技术服务团队指导落实改种、覆膜及病虫害防治等抗旱举措,帮助种植户、涉农企业减轻因灾损失。
同时,结合春播作物生育周期和种子发芽墒情需求,采用覆膜、铺设遮阳网、灌溉等关键措施造墒抢墒播种。完成了玉米、高粱、大豆、饲草等作物的国家及省级区域试验,种植杂交组合鉴定、品种及亲本材料2000余份,试验示范田1000多亩。种植设施蔬菜大棚21处,定植辣椒、番茄、黄瓜等蔬菜苗14万株,育种材料540余份。
此外,对已播种的玉米、高粱、大豆及果园等试验地块及时铺设滴灌设施,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积极开展注水补灌,确保全部出苗。目前,在崆峒、高平试验站共铺设滴灌带10.6万米,灌溉试验田300余亩,春播作物已苗齐苗全,长势良好,出苗率均达90%以上。对小麦等夏粮作物,通过“一喷三防”技术,叶面追肥,有效防范病虫害和干热风,增强抗旱性。
下一步,市农科院将抢抓近期降雨有利时机,加强试验田苗情墒情变化监测,精准开展节水灌溉,加强苗期病虫害田间预防管理,为各类农业科研项目和试验任务高质量完成打好关键基础。
丨来源丨平凉市融媒体中心
丨制作丨平凉市融媒体中心 丨审核丨冯宇强 刘英娜 丨编辑丨孙瑞 

相关内容:
-
平凉全力抗旱保苗保障农业科研事业发展
我市全力抗旱保苗保障农业科研事业发展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佳玥 今年以来,受干旱少雨和大风扬沙天气影响,土壤失墒加剧,对农业科研各项试验示范工作造成不利影响。面对旱情,市农科院积极应对,认真安排部署,多措并举开展适水抗旱保苗工作,为高质量完成年度科研目标任务奠定良好基础。 市农科院先后多次深入各县
2025-05-27 12:25:00 -
央广网︱甘肃成功实施大规模人工增雨作业 旱情得到初步缓和
央广网兰州5月22日消息(记者李红军 通讯员于仕琪)记者从甘肃省气象局了解到,在近期甘肃大部持续干旱的情况下,甘肃省气象部门于5月21日15时起抓住有利气象条件,实施多轮人工增雨作业。截至记者发稿时,全省共计1129个乡镇出现降水,旱情得到初步缓和。甘肃省36小时降水量实况图(央广网发 甘肃省气象局
2025-05-22 14:26:00 -
平凉市启动农业抗旱Ⅳ级应急响应
原标题:我市启动农业抗旱Ⅳ级应急响应中国甘肃网5月19日讯据平凉日报报道(记者 张霞)记者从平凉市农业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获悉,5月17日9时,甘肃省农业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对我市启动了农业抗旱Ⅳ级应急响应,按照《平凉市农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规定,结合气象部门监测预报和旱情发展实际,平凉市农业自然灾害应
2025-05-19 11:02:00 -
河北:麦田智慧管理助力夏种夏管
眼下正值夏种夏管关键期,河北多地强化科技支撑,确保夏粮丰产丰收。目前,河北省廊坊市100多万亩小麦已陆续进入灌浆期。在固安县渠沟镇北黄垡东村小麦单产提升示范区,河北农业大学智慧植保团队通过无人机多光谱监测、光合仪、叶绿素仪数据采集等“天空地一体化”技术,实时监测小麦生长状况,制定个性化植保方案,指导
2025-05-18 19:35:00 -
遇见机器人“劳动搭子”,“五一”在海淀共赴科技盛宴
逛街遇到机器人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想不想见见未来的“劳动搭子”?5月1日,CMG世界机器人技能大赛“畅想者大会”在五棵松万达广场举办。活动以“科技赋能劳动”为主题,现场设置9大未来劳动体验区,通过演示、互动等方式,向市民展示具身智能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增强公众对科技创新的感知与兴趣。在工厂车间,工业
2025-05-02 12:04:00 -
河南省已累计引黄灌溉7.3亿立方米
原标题:全省已累计引黄灌溉7.3亿立方米 较去年同期增加2.2亿立方米 当前正值春灌关键期。这两天,在豫北粮食主产区焦作市武陟县,人民胜利渠渠道里黄河水奔涌,时有穿梭的身影把水引到田间地头,给孕穗期的小麦“解渴”。 面对今年河南降雨较少的情况,河南黄河河务局春灌工作较往年提前启动。“春灌启动
2025-04-17 13: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