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胖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鱼眼·追问丨站名里的广州:当抗英古村名遭遇主干道标识,谁该为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5:15:00    

2025年4月,羊城晚报一篇《市民建言VS官方命名:广州地铁10号线站名如何平衡精准与文化》的报道,点燃了广州市民对地铁全名的热烈讨论。其中,“广州大道中站”能否更名为“杨箕东”的消息,在社交平台引发轩然大波。不少老广在微博话题#广州地铁命名那些事儿#下晒出杨箕村的老照片,回忆这里从宋代建村到近代抗英的历史故事,力挺“杨箕东”这个能延续历史记忆的名字;也有常走广州大道的市民提出质疑,担心改名会影响主干道的辨识度,甚至有人在论坛发起投票,短短几天就吸引了数万人参与。

争议的焦点,源于这个站点特殊的地理位置。它位于杨箕村旧改区域东侧,不远处就是保留完好的杨箕村北帝庙和几处明清古建筑,承载着几代人的生活记忆;同时,站点又紧邻广州大道这条城市交通大动脉。一边是厚重的历史文化,一边是现代城市标识,如何平衡两者,成为摆在城市规划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滨江东路站,类似的讨论同样热烈。当地居民纷纷建议将站名改为“珠江泳场”。作为承载着几代广州人夏日记忆的地标,珠江泳场曾是市民消暑游玩的好去处,有网友在小红书上分享自己小时候在珠江泳场游泳的照片,感慨道:“听到‘珠江泳场’这个名字,就像听到了童年的召唤。”

工业大道南站的命名争议,则牵动着老广钢人的情感。当“广钢新城站”更名为“工业大道南”的公示一出,许多曾在广州钢铁厂工作过的老工人坐不住了。他们在抖音上发起#我的广钢岁月#话题,分享当年在厂里奋斗的故事,呼吁保留“广钢”这个代表着广州工业辉煌历史的名字。对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站名,更是一段难以割舍的集体记忆。

命名之困:城市发展中的文化错位

文章发表后,不少市民通过网络对一些地铁名表达了不同的意见。如2号线的“飞翔公园站”,因规划中的公园迟迟未能建成,多年来一直被乘客调侃为“只闻其名,不见其园”;14号线的“白云文化广场站”,周边至今仍是一片空地,与站名中的“文化广场”相去甚远。飞翔公园、白云公园、白云文化广场三个站也被广州街坊戏称为“白云三骗子”。这些“名不副实”的站名,不仅给乘客带来困扰,也反映出城市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对地名文化传承的忽视。

即将开通的12号线,其站名更改方案也引发了不少争议。比如,有市民反映“槎头站”拟改为“西洲站”,遭到了当地村民的强烈反对。槎头这个地名,早在1841年的抗英斗争中就已载入史册,承载着先辈们抵御外敌的英勇事迹。村民们联名写信,希望能保留“槎头”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名字,他们在信中写道:“改了名,就像断了根,我们的子孙后代,还怎么记得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有新市市民反映,“新市墟站”拟更名“齐富路站”的提议,同样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新市墟自乾隆年间起就是繁华的商贸集市,见证了广州北部商业的兴衰变迁。许多老商户表示,“新市墟”这个名字早已深入人心,换成道路名,总感觉少了点烟火气和历史韵味。

全国视角:地铁命名的探索与实践

广州的地铁命名争议,在全国范围内并非孤例。武汉地铁2号线江汉路站曾因周黑鸭冠名,被网友吐槽“商业味太浓,掩盖了历史底蕴”;郑州地铁5号线由于站名后统一加上医院名称,被戏称为“医院专线”,引发了关于站名实用性与文化性平衡的讨论;西安14号线在命名时,充分考虑到周边两所高校的需求,最终确定为“西安工大·武德路站”,开创了高校文化与历史地名融合的新模式。

成都地铁在站名命名上的创新,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借鉴。18号线经过兴隆湖片区时,将站点命名为“独角兽岛站”,既体现了该区域作为科技创新高地的定位,又赋予了站名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城市新的文化地标。

东京地铁40%的站点采用历史地名,巴黎地铁则将卢浮宫、凯旋门等文化地标融入站名,这些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地铁站名不仅是交通标识,更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目前,广州地铁仅有12%的站点使用历史地名,这意味着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声音

让每个站名成为讲述城市故事的窗口

广州地铁公共观察员劳毅波认为:从杨箕村的古牌坊到珠江泳场的旧照片,从广钢的老厂房到槎头的抗英故事,这些都是广州珍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合理的站名命名,可以将这些散落的文化碎片串联起来,让每一个站点都成为讲述城市故事的窗口。他认为,未来,在地铁站名的规划和命名过程中,或许可以建立更加科学的机制:优先采用历史悠久的老地名,既能传承城市文脉,又能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谨慎使用道路名,避免因名称过于笼统而失去辨识度;严格规范商业冠名,防止站名过度商业化。

每一次地铁报站,都是城市与市民的一次对话。当我们走进地铁站,听到“杨箕东”“珠江泳场”“广钢新城”这些名字时,感受到的不仅是地理位置的指引,更是这座城市的历史温度和文化底蕴。希望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市民能够更加珍视地名文化,让每一个地铁站名,都成为镌刻在城市脉络中的文化印记,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

文丨记者 彭纪宁

    相关内容:

  • 数读「火鸡面」:平替凶猛,原创思变

    文|马上赢情报站近几年的方便食品市场中,火鸡面可以算得上是“新星”中的顶流。这种以出挑的辣味为核心的方便面由韩国三养食品在 2012 年研发上市,并快速火遍全球。在中国,这款产品也藉由近几年快速发展的内容电商、直播电商而一炮走红,广受中国喜辣消费者的欢迎。“三养无平替”,这是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中,

    2025-04-29 18:46:00
  • 成都警方通报:男子改装设备地铁偷拍女性侵犯隐私,行拘

    近日,一名成都地铁女乘客发布视频称,其在乘坐2号线时疑似遭到一名陌生男乘客偷拍,男乘客鞋尖部位有疑似微型摄像头物件,此事引发众多网友关注。2025年4月29日,成都市公安局轨道公交分局发布警情通报:来源:潇湘晨报综合编辑:何 山校对:王小明复审:全来龙

    2025-04-29 16:33:00
  • 向社会开放政府食堂,营造多赢格局

    五一假期将至,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正成为人们的热门选择。连云港市东海县与海州区推出“宠粉”组合拳,开放政府机关停车场,供游客免费停车,东海县政府食堂更是在假期里对外开放,10元即可享用特色美食套餐,让游客轻松开启美好旅程。五一假期是人们出游的好时机,也是体现城市服务和接待能力的重要时间节点。将政府机关

    2025-04-29 15:44:00
  • 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在“新疆之窗”

    坐落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的大巴扎,是集文化、商贸、美食、文创等于一体的景区,被誉为“新疆之窗”,是新疆旅游业的一张亮丽名片。一直以来,大巴扎景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推进各族群众文化交流、情感交融,通过文旅融合发展绘就民族团结新画卷。2024年9月,乌鲁木齐大巴扎景区综合服务中心

    2025-04-28 14:43:00
  • 激情全运会 活力大湾区 | 城市经济“活”起来 赛事经济“燃”起来

    “全运号”主题列车行驶在珠江边。4月23日,粤港澳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迎来开幕倒计时200天;“五一”假期接踵而至;5月10日—11日,世界田联接力赛在天河体育中心上演;5月31日,是传统的端午佳节,6月1日将迎来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十五运会测试赛、群体组比赛陆续开打,十五运会热潮来袭,广州赛区筹备进

    2025-04-28 07:26:00
  • 从荧幕到公园!“北京大视听”如何让菏泽牡丹、北疆草原借剧“出圈”?

    2025年初春,一部《国色芳华》的热播,不仅让荧屏内外盛唐牡丹美学惊艳世人,更让山东菏泽的牡丹产业迎来“高光时刻”——日销牡丹5万盆、催花牡丹产值破亿,甚至远销海外。与此同时,北京太阳宫公园复刻剧中场景,举办第二届天姿牡丹节,5万株牡丹织就60亩“流动彩云”,百年牡丹树王“万卷书”震撼登场,搭配汉服

    2025-04-27 18:34: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胖胖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0号-1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