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看晋城:一城山水,一城烟火
近 日
新华网聚焦晋城
看这座城如何在山水与烟火间
绘就康养旅居的新画卷
见山、见水、见烟火。这里的康养旅居如一幅水墨丹青——泼墨于雄起苍翠的太行山峦,晕染在街巷田野的烟火人间。
作为一座资源型城市,山西晋城深挖自然、文化、历史资源内核,着力打造康养旅居型城市。从多年前的谋篇布局,到如今产业升级,晋城整合文脉、山脉、水脉、路脉,全域发力、差异发展,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此寻找“太行山居”的“诗和远方”。

珏山景区。(资料图 晋城市委新闻中心供图)
看资源:绿水青山的“天生丽质”
盛夏时节,热浪滚滚。晋城,处处是清凉之地。
夜晚,白马寺山下的龙马湖公园内,树木林草影影绰绰,远处山峦间闪烁着繁星般的亮光。公园步道两侧,丰富的植被带给游客惊喜;凉亭内,消暑纳凉的游客围坐畅聊,享受惬意夜晚。空气很湿润,弥漫着浓浓的草木和泥土的清香。绿意盎然是游客白程对晋城的直观感受。

夜晚,游客在龙马湖公园的凉亭内直播。新华网 王梦佳摄
居太行之巅,俯瞰中原,晋城是太行山“最绿”的城市,山水自带“天然氧吧”属性。
太行、太岳、中条三山环抱,沁河、丹河两河纵流,孕育了晋城居高而不寒,地高而不旱,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生态资源。晋城地处北纬35度“黄金宜居带”,森林覆盖率40.3%,负氧离子最高可达每立方厘米4.5万个,旅游舒适期长达7个月。
听林海、观繁星、寻山珍、拾野趣、住木屋……位于东坡山与石坡山之间的陵川县松庙村,植被覆盖率达80%,是22摄氏度的夏天避暑圣地。一到夏天,慕名来康养、休闲的游客络绎不绝。

松庙村木屋民宿。(资料图 晋城市委新闻中心供图)
村庄距离陵川县城30公里,在过去,由于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村里林地多、耕地少,村民纷纷外出打工。据村支书张田杰介绍,以前村里的老百姓仅靠种植玉米、土豆等经济作物维持生计,收入很低,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随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晋城段投入运营,松庙村大力发展康养民宿产业,打出“睡眠小镇·康养松庙”的品牌,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掘睡眠业态,立志让宿于松庙的游客“睡个好觉”。
松庙村是晋城凭借良好生态资源发展康养产业的一个缩影。春到皇城相府、沁河古堡群享春风和煦;夏到王莽岭、蟒河、白马寺山体验南太行的清凉;秋到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看漫山斑斓;冬到太行雪乡触摸玉树琼花……近年来,晋城将太行山水、森林草甸、道地药材等自然资源作为发展文旅康养产业的“家底”,把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让资源变资产。
看业态:“百花齐放”拓出多元体验

湘峪古堡。(资料图 晋城市委新闻中心供图)
有人这样描述晋城的厚重:一步一古建、一眼即千年。文化是不可复制的地方特色,晋城发展康养旅居产业,离不开众多文物古迹等历史遗存。
晋城有不可移动文物660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处,40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66个传统古村落,古城堡117座,明清古建筑15万间。在康养旅居产业同质化竞争下,晋城激活“沉睡资产”,推动产品供给持续上新。
朝阳初升,晨雾轻抚着高平市喜镇苏庄的明清古建群。行走在青石板铺就的街巷中,这座古村因“喜”文化的浸润显得分外热闹。

喜镇苏庄景区。(资料图 喜镇苏庄景区供图)
《高平县志》记载,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曾于公元445年到泫氏县(高平市)观赏连理树。这为当地“喜”文化提供了史料注解。以此为基础,当地挖掘丰富的传统婚俗文化,推出婚庆主题的喜镇苏庄景区。
“我们不断深挖传统婚俗文化,将古村打造成一座集婚礼举办、婚宴服务、婚俗体验、古村落观光、民宿服务等为一体的大型婚俗体验园和康养基地。”高平国投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和鹏飞介绍说,从2021年开始接待游客到如今,苏庄的年客流量已经达到百万人次。

一对新人正在高平市民政局喜镇苏庄婚姻登记点办理结婚证。新华网 王梦佳摄
晋城的康养旅居产业是在乡村成长起来的。一村一主题,一院一特色,依托“百村百院”工程,晋城因地制宜打造采摘、露营、骑行、研学、非遗体验、农家民宿等丰富业态,发展医疗康复、社区颐养、文化润养、旅居度假、森林康养、运动康养、研学康养、乡村田园等八种康养模式,不断拓宽康养产业的广度和深度。
连日来,晋城市卧龙湾康养小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毕俊强忙着迎接即将前来学习中医养生方法的海外游客。依山傍水的卧龙湾康养小镇吸引了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在此切磋交流。
在毕俊强看来,当下人们对旅游的理解,更倾向于将生活方式纳入旅游体验范畴,乡村生活成为重要的旅游体验场所。“旅居不只是简单的旅行和居住,更是一种深度的文化体验和生活方式的融入。”

釜山村的民宿。新华网 王梦佳摄
体验喜镇苏庄的琴瑟和鸣、魅力横河的动感骑行、慢享釜山的湖光山色、司徒小镇的千年铁花、大阳古镇的阳阿清居……从“单一观光”到“复合体验”,从“一日游”到“多日留”,这座“山顶小城”“长”出的一系列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吸引越来越多游客留下来、住下来。
看蓝图:全域绘制宜居宜游新画卷

航拍龙马湖公园。(资料图 晋城市委新闻中心供图)
坐拥绿水青山,晋城将“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写入城市发展战略,保持定力、久久为功。
在《康养蓝皮书: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2024-2025)》中,晋城入选全国康养可持续发展20强市榜单。
这背后,是晋城聚焦建设全国“文旅康养样板城市”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定位,把全市域作为功能完整的文旅康养目的地来规划、建设和管理,着力打造全域康养的有益探索。
樊溪河畔,皇城村、郭峪村、史山村、沟底村、大桥村五个古村落地域相连、文化相通、发展相依。据皇城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皇城相府集团董事长陈晓拴介绍,2018年,五个村签订了“五村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从各自为营到抱团发展,系统整合周边旅游资源,构建五村旅游产业联盟,打造樊溪河畔共同富裕先行区。
夜幕降临,跟随实景融入剧《再回相府》演员行走在皇城相府中,身临其境地感受陈廷敬的故居曾经发生的故事;漫步于郭峪古城闹市街头,遇见升腾的烟火气……樊溪河畔汇聚出康养产业发展的崭新图景。

游客在司徒小镇观看打铁花表演。(资料图 晋城市委新闻中心供图)
聚焦建设全国“文旅康养样板城市”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晋城构建了“一核(中心城区)、两环(环城生态圈、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两带(沁河、丹河文旅康养示范带)、多片(若干个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片区)”的空间布局,形成了“示范区+大景区+百村百院+旅游路网”,覆盖全季节、全年龄段的产品供给体系。
晋城是中国·山西(晋城)康养产业发展大会的永久会址。大会为晋城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智力和技术支撑,也成为晋城打造康养品牌的重要窗口。
深入实施基础提升、景区提级、服务提标、品牌提质“四大行动”;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晋城段将文旅康养资源串珠成链;发布《全市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让比较优势更加凸显、叠加效应更加强劲,晋城在为“康养晋城”建设持续赋能。

釜山村。新华网 王梦佳摄
有着“太行明珠”之称的晋城,与康养的相逢是“天时”“地利”“人和”的集聚。
年游客接待量从2022年的2958.9万人次增加到2024年的4060.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从112.09亿元增长到363.87亿元,“东方古堡、人间晋城,云锦太行、诗画晋城”的知名度、辨识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厚重文化养神、奇山秀水养心、太行人家养情、丰富药食养生,“康养”已是晋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热词。眼下,日益完善的景区,各具特色的康养村落,建在太行山顶的民宿、书屋等,令游客随时体验“归隐入田园”的松弛感、“最抚凡人心”的烟火气。
(来源:晋城文旅微信公众号)
相关内容:
-
三看晋城:一城山水,一城烟火
近 日新华网聚焦晋城看这座城如何在山水与烟火间绘就康养旅居的新画卷 见山、见水、见烟火。这里的康养旅居如一幅水墨丹青——泼墨于雄起苍翠的太行山峦,晕染在街巷田野的烟火人间。 作为一座资源型城市,山西晋城深挖自然、文化、历史资源内核,着力打造康养旅居型城市。从多年前的谋篇布局,到如今产业升级,晋城
2025-07-16 15:21:00 -
从产业到能源:青岛出台顶层规划,重塑城市发展DNA
每年滚动推进500个以上技改项目建设; 节能环保产业规模年均增速不低于10%; 到2030年年底,全市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200万千瓦以上,新型储能规模达到100万千瓦以上,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不低于1.9亿平方米……近日青岛市政府出台的《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
2025-07-15 09:36:00 -
万方玮:中华文物复刻第一人的艺术语言与技艺创新
摘要:玉雕复刻艺术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文章通过“中华第一龙”“商后母戊鼎”等经典文物复刻,探讨了万方玮如何巧妙融合古老工艺与现代科技,利用创新型材料和工艺技术,精准重塑古代玉雕艺术的神韵。在复刻中,万方玮非常注重对文化象征的创新性表达,为传统艺术品赋予了现代的艺术价值。这些作品不仅促进了
2025-07-14 19:06:00 -
链接全球资源 构建世界级旅游走廊——2025“神武峡”国际文旅推介活动侧记
7月11日上午9时,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特区武当一梦剧场,来自海内外的300余名旅行商、企业家、媒体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以“神武峡 Win天下”为主题的2025“神武峡”国际文旅推介活动启幕。“神武峡”推动湖北文旅出圈出彩4月25日,2025湖北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在武汉召开,宣布以“知音湖北”主品牌统
2025-07-13 15:26:00 -
“海上看青岛”今年提前36天突破150万人次,7月以来日均待客约2.8万人次
“海上看青岛”今年提前36天突破150万人次7月以来日均接待游客约2.8万人次,展现出海上旅游强劲的市场成长性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讯旺季初启,青岛旅游市场已呈快速增长之势。作为青岛滨海旅游的核心体验产品,7月以来,“海上看青岛”日均接待游客约2.8万人次。今年截至7月9日,青岛海洋旅游联合运营体游客接
2025-07-12 13:05:00 -
锡林郭勒盟与黔南州签署文旅产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7月10日,锡林郭勒盟与黔南州文旅产业合作座谈会在太仆寺旗召开。会上,两地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座谈会聚焦文旅产业协同发展,旨在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两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会上,双方围绕文旅资源挖掘、马产业融合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深入探讨。从锡林郭勒草原游牧文化、马产业特色,到黔南州的民族文化、红色文
2025-07-11 1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