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以死逼男友签百万“分手费”?法院判决亮了!
2025年4月,#男子被女友逼写百万借条未还被起诉#冲上热搜:女子陈某以死相逼前男友赵某写下100万元借条,分手后竟诉至法院追讨……
一方要分手,一方要补偿!用欠条当“分手费”凭据,这钱还能要到吗?海南省万宁市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回答了这个问题。
这场情感与法律交织的闹剧,不仅撕开了亲密关系中的“信任偷袭”伤疤,更暴露了以“分手费”为名的情感勒索乱象。那么,法律如何为道德与契约划界,情侣又该如何警惕“借条陷阱”,如何把握法治社会下的情感博弈规则?
案情回顾:从“以死相逼”到“对簿公堂”
陈某与赵某曾系男女朋友关系,因家庭矛盾、性格不合等原因二人分手。
陈某想从赵某处获得金钱补偿,多次要求赵某写借条作为凭证,甚至以死相逼。无奈之下,赵某与陈某签下《借款协议》,载明赵某向陈某借款100万元。
然而,此后赵某并未实际支付款项。分手后,陈某持借条向法院起诉,要求赵某偿还“债务”。
万宁市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原告陈某请求被告赵某支付100万元借款的基础是两人签订的《借款协议》,庭审中,双方均承认该协议是被告为了分手,向原告承诺支付100万元补偿款,该协议虽然用的是“借”,但两者实质上并非正常的借贷关系,而是附条件的赠与,即被告以原告与其分手为条件而成立赠与合同。
因此,原告陈某与被告赵某之间不存在真实有效的借贷法律关系。万宁市人民法院依法判决驳回原告陈某的全部诉讼请求。
法律亮剑:让虚假的“百万借条”变成废纸
公序良俗是情感勒索的法治红线。根据我国民法典第八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承办法官表示,本案中,借款协议的目的损害了社会善良风俗,违反公序良俗原则,应属无效法律行为。被告反悔,不支付该笔款项这一行为属于社会道德范畴,不宜通过现行法律制度要求其支付。
无资金交付即无法律效力。因为,认定存在民间借贷事实不仅要有借条、欠条、借据等可以表明双方借款合意的外在形式,亦要有实际交付。本案中当事双方以借款协议这一形式约定的“分手费”系情感债务转化而来的虚假借贷,双方并不存在借贷的合意,亦没有实际的借款交付。
万宁市人民法院认为,根据我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九条“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之规定,并不存在借贷事实,借款协议也就不具备法律效力。
此外,法律不保护“情感绑架”。协议虽名为“借款”,实为赵某以分手为条件的赠与承诺。然而,赠与合同在财产转移前可撤销,且本案中赠与条件违背公序良俗,赵某依法有权拒绝履行。
案件警示:情感纠纷中的“误区”与“陷阱”
近年来,“分手费”“青春补偿费”等诉求频现,部分当事人试图通过借条、欠条将情感损失货币化。
然而,此类协议往往因缺乏合法性沦为“法律白条”,甚至衍生敲诈勒索等刑事风险。
本案中,陈某以自杀相逼的行为,折射出部分人在情感破裂时通过极端手段获取控制权的心理。有心理学专家指出,情感勒索者常利用对方的愧疚感或恐惧感达成目的,但法律绝不纵容此类行为。
在生活中,很多群众误以为“白纸黑字”即具法律效力,易陷入“有借条必赢”的认知错觉,忽视借贷事实的核心地位。本案警示:借条若脱离真实交易背景,反而可能成为举证自身违法的证据。
为此,司法机关需强化对借贷纠纷的背景审查,对虚构债务、胁迫签约等行为加大惩处力度。加强普法宣传,帮助当事人厘清权利义务边界,引导公众理性处理情感纠纷,破除“以钱补情”的认知误区。
网友热议:法律与道德的“边界之战”
案件曝光后,迅速冲上各大热搜,网络讨论不断,有人说:感情不是买卖!法律终于给“情感绑架”踩了刹车。也有人追问:女方明显是敲诈,为何不追究刑责?也有理性分析者:无论男女,利用情感弱势索取财物都应被抵制。
“此案的价值在于进一步明确‘公序良俗’优先于私力救济,为类似纠纷提供了裁判范本。”北京盈科(海口)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浩认为,万宁这起“百万借条”案,撕开了亲密关系中最不堪的一面:当爱情沦为算计,当誓言化作欠条,法治成为守护人性底线的最后屏障。
本案启示我们:真正的文明社会,既要尊重情感自由,更需以法律之力遏制人性之恶。唯有让每一份协议回归诚信本质,让每一次分手留有体面余地,方能构筑健康的情感伦理与法治生态,让法治成为情感世界的“定海神针”。
来源:法治日报微信公众号
相关内容:
-
男子婚礼前夕悔婚,要求返还6.2万彩礼,女方只肯退1万,法院判了
近日,海南省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则案件。2022年春节期间,小陈(男)和小李(女)经人介绍相识并交往。同年11月,双方家长商量结婚事宜,同意向小李家支付6.2万元作为彩礼,并将于12月18日举办婚礼。就在婚礼筹备过程中,双方因婚纱照选取、登记时间、婚礼置办等琐事,矛盾不断升级。婚礼前夕,小陈以婚
2025-09-10 12:02:00 -
跨学科融合视域下小学语文劳动教育融合路径探析
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的重要一环,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基础性、人文性学科,小学语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元素,是融合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本文探讨通过跨学科融合方式,将劳动教育有机渗透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促进小学阶段劳动教育常态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和劳动能力。2020年3月,中共中央
2025-09-10 09:41:00 -
怎么遏制农村高额彩礼?中央农办这场交流会释放积极信号
“万紫千红一片绿”“三斤三两”……结婚本是人生大喜事,可一些农村地区的彩礼动辄几十万元,成为压在农民头上的一座“大山”。近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部分省份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整治经验交流会,释放出推进农村高额彩礼综合整治落地见效的积极信号。近些年“天价彩礼”整治成效如何?陋习为何难消除?下
2025-09-09 06:30:00 -
消费贷贴息“红包”明日上线,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根据财政部等四部门的政策安排,从9月1日起,我国将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银行做好准备确保消费者及时拿到“红包”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目前大部分银行已经做好准备,确保新政策落地后,消费者能够及时拿到贴息“红包”。在广州,记者看到,一家银行的网点已经摆上了消费贴息政策的介绍,工作人员也会向感
2025-08-31 17:24:00 -
争分夺秒!石家庄民警3分钟火速出击保住老人6万元养老钱
河青新闻网讯(记者张环麟)8月23日9时58分,石家庄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技术反制专班发现一群众被电诈分子深度“洗脑”,正前往长安区民心河附近某处交接点向电诈“接款手”送现金。情况十分紧急!当时,石家庄市公安局长安分局副局长梅磊、政治处民警喻朝武因公正在返回分局,距离交接点最近,他们仅用3分钟就赶到了那
2025-08-25 12:45:00 -
多地抢抓创新药械产业机遇
实现全球首创(First-in-class)药物突破、加速产品转化应用进程、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全力打造全球创新药械的首发高地……在创新药械领域,我国正加速向“首创”“首发”“首用”世界级高地突破。8月21日,国务院原则同意《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
2025-08-25 11: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