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罕见病患儿在上海获批“临床急需临时进口用药”,今完成首次注射


今日(4月17日),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大力支持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成功为一名4岁软骨发育不全患儿曦曦注射了国内首例通过特殊进口通道获批的靶向药物伏索利肽(Vosoritide)。
新华医院是上海市罕见病诊治中心、上海儿童罕见病诊治中心、上海市罕见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该药物在临床上的顺利应用为这一罕见病患者群体带来突破性治疗希望,也为今后罕见病药物引进与治疗探索出可复制的创新路径。
政策助力破局:从获批到用药的“生命接力”
软骨发育不全(ACH)是一种因基因突变导致的罕见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全球发病率仅3.72-4.60/10万,已被纳入我国《第二批罕见病目录》,患者常面临身材矮小、严重并发症及无药可用的困境。
2024年10月,新华医院在上海市药监局全程指导下,依据《临床急需药品临时进口工作方案》,启动伏索利肽临时紧急进口申报。历经4个月的多部门协作,药物于今年2月获国家批复,并于近日完成通关及冷链运输,最终抵达医院。
“这是政策与医疗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新华医院院长孙锟教授表示,此次成功实践为优化罕见病药品准入机制提供了范本,未来医院将扩大国际新药引入范围,并推动本土创新药研发。
从误诊到曙光:一名患儿的治疗之路
曦曦的求医历程也是众多罕见病家庭的缩影。“孩子的每一次生长曲线落后,都是我们心头的一根刺。”曦曦的母亲李女士在孕期16周进行NT检查时就提示胎儿可能存在异常,到24周产检时,四维B超进一步显示胎儿肱骨偏短。2021年,曦曦顺利出生,看起来和其他婴儿没什么差别,但细心的父母还是发现她的大腿相对较短。随后的一年里,曦曦身高增长明显落后于同龄孩子。
“从孕期到出生后,我们去过很多地方就诊,都没有明确的方向。”直到2023年底,李女士找到新华医院儿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余永国教授团队,并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诊断。
余永国教授表示,曦曦所患的软骨发育不全是一种由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基因突变引发的罕见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短肢型侏儒症,身高显著低于同龄人,并常伴随枕骨大孔狭窄、睡眠呼吸暂停、脊髓压迫等严重并发症,导致行动受限、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该疾病不仅影响患儿身体发育,更对其心理健康和家庭造成巨大负担。
破局尝试为罕见病患者点亮生命之光
基于患者的需求,余永国教授提出,可以尝试当前唯一经国际批准且临床验证有效的治疗方案——伏索利肽。
这是全球首个针对软骨发育不全生长板异常的靶向治疗药物,通过改良的C型利钠肽(CNP)与利钠肽受体-B(NPR-B)结合,拮抗因基因变异造成的过度FGFR3下游信号传导,从而恢复患儿骨骼生长。
新华医院快速组织多学科专家评估了患者的适应症及用药必要性,在确认国内无替代治疗方案的情况下,决定为其申请伏索利肽临时紧急进口。此次申请得益于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的《临床急需药品临时进口工作方案》。
“传统治疗只能缓解症状,伏索利肽是唯一能靶向干预病因的药物。”余永国教授介绍,目前,曦曦需每日注射一次药物,并定期监测生长发育及肝肾功能,“罕见病患者的每一天都很宝贵,作为医生我们有责任为罕见病患者提供最前沿和安全的治疗方案。”

此次治疗不仅是单一药物的应用,更有新华医院罕见病诊疗体系支撑。作为上海市罕见病诊治中心、上海市儿童罕见病诊治中心,新华医院构建“多学科联合诊疗”平台,整合临床、药学、基因检测等资源,实现从精准诊断到创新治疗的全链条服务。
余永国教授团队牵头建立了国内首个罕见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患者管理平台,并参与制定多项诊疗共识。数据显示,我国软骨发育不全发病率约1/25000-1/40000新生儿,但受限于认知及技术差异,漏诊率较高。
“确诊只是第一步,让患者用上药才是真正的希望。”余教授强调。
孙锟教授表示,随着医学进步与社会关注提升,罕见病患者“确诊难、用药难”的困境正在被打破。新华医院正在开展多项创新药物的临床研究,包括罕见病的基因治疗。后续医院将进一步优化罕见病药品各项工作机制,进一步探索创新药物的研发与临床应用,为罕见病患者寻找各种新的可能。
(文中患者及其家属均为化名)
原标题:《4岁罕见病患儿在上海获批“临床急需临时进口用药”,今完成首次注射》
栏目主编:姜澎
来源:作者:文汇报 唐闻佳
相关内容:
-
浙BA激战正酣,因这事进医院的还真不少,医生紧急提醒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郑佳颖 蒋升 通讯员 王栊羚要说这个夏天最火的是啥?“浙BA”绝对榜上有名——目前第一阶段地区预选赛的冠军已出炉,而自8月起,更激烈的城市争霸赛也将引爆诗画江南。“受浙BA影响,近段日子大伙的运动热情如火一般高涨,很多没运动基础的办公室一族也加入其中。但从整个七月科室的接诊情况来
2025-07-28 07:32:00 -
三年怪病终破解!青岛市市立医院医生靠“不渴”揪出罕见尿崩症
【来源:大众报业·半岛网】半岛网7月25日讯 (记者 张家瑞)一位不会说话、智力障碍的患者因“血中盐分超高”,三年来反复住院,病因却始终成谜。近日,青岛市市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马小莉团队抽丝剥茧,凭借一个被长期忽略的关键线索——“患者从不觉得渴”,最终确诊并治愈了一种极其罕见的“无渴觉性尿崩症”,终结
2025-07-25 21:43:00 -
生死十分钟!遵义58岁老党员张学伦勇救落水儿童
“下水救人那分钟根本没考虑任何后果。”“如果再次遇到需要救人,我肯定还会这样跳下去。”这是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保卫处党支部58岁老党员张学伦朴实而坚定的回答。7 月 19 日下午,正在老家三渡镇水洋村的张学伦突然听到呼救声,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挺身而出,纵身跳进水中,奋力救起两名落水儿童,用实际行动
2025-07-25 09:30:00 -
重要提醒!北京儿童医院暑期就诊,先了解这些
暑期是儿科就诊高峰,怀着一份信任,您带着孩子来到北京儿童医院就诊。儿医人亦努力不负重托。为了帮助您和孩子更顺畅就诊,暑期就医提示请查收!图/“七彩童心艺术在儿童医院”儿童绘画大赛 参赛作品增加出诊号源为了让更多小朋友能在暑期顺利看上病,全院诊室统一动态管理,采用“弹性潮汐式”排班制度,最大限度利用空
2025-07-24 17:15:00 -
交警9分钟生死速递 为重伤老人开辟生命通道
本报讯 记者赵天乙报道 近日,开原上演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接到村民紧急求助后,迅速调派骑警全程护航,仅用9分钟就将头部重伤、生命垂危的老人从郊区安全送达市中心医院,为抢救赢得关键时间。目前,老人已康复回家。7月中旬的一天,开原市莲花镇王家村村民驾车送一名头部重伤的老人就医
2025-07-22 06:43:00 -
康方生物午前上涨10%,依沃西疗法一线治疗结直肠癌III期临床首例患者入组
康方生物(09926)午前股价上涨10%,现报138.60港元,成交额15.30亿港元。7月16日,据康方生物官微消息,康方生物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新药依达方®(通用名:依沃西单抗注射液)用于一线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pMMR/MSS型 mCRC)的注册性III期临床研
2025-07-17 12: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