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北莫:打造中俄特色、开放合作的科普教育新平台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吴吉 通讯员 张红霞
目前,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已成为开展科普教育的重要力量。作为国内唯一的中俄合作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发挥中俄教育合作重要平台纽带作用,挖掘中俄优质教育资源,聚焦“科学素质国际交流合作”这一科普重点工程,探索“高层次人才领衔、三校科研平台支撑、多元文化交流互鉴”三位一体科普教育协同工作机制,以课程体系、品牌活动为载体,打造突出中俄特色、开放合作的科普新平台,赋能城市科学素质提升。

中俄院士领衔
打造国际化的科普教育导师团
从勾股定理的古典智慧到航天探月器的精密设计,从17世纪旋轮线的数学探索到现代火车车轮的创新构造,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学校计算数学与控制系主任伊利英·亚历山大·弗拉基米罗维奇以“我们身边的数学”为主题,在多所中学讲授生动的数学科普课,吸引千余名中学生参与。

学校建设有22名中俄院士领衔的100余名教师及科研人员组成的科普教育导师团队。他们面向中小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紧扣科技前沿、放眼国际的科普讲座,包含“Smart Sensing Towards Ubiquitous Healthcare”“人工智能助力计算机听说读写画”“数学与AI”等,让同学们在关注科学前沿动态,提升科学素养的同时,拓宽国际视野。
三校科研赋能
建设汇聚科技前沿的科普实践平台
学校创新性成立莫大-北理工-深北莫应用数学、生物信息学三校联合科研中心,推进建设化学与材料科学、放射化学与放射生态学、现代生物学前沿科学联合科研中心,设立前沿交叉技术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广东省智能感知与计算重点实验室等8个科创平台,以及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中俄法学比较研究中心、深港融合发展研究中心等社科平台,“4中心、8平台”已纳入《深圳市推进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这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科研平台,配备了高精尖的仪器设备、互动式体验装置等,不仅服务于学校科学研究,也为科普教育开辟了全新的实践空间,提供了高质量、立体化的科普资源供给,可以亲身感受科学的魅力与创新的力量。
多元文化交融
培育兼具“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文化素养
深北莫校长李和章在2022年深圳市成人礼活动中寄语深圳青年学子要“修心明志,丰盈自己的内心,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力量”。在办学实践中,学校坚持文化为魂,深入实施中俄文化融汇互鉴工程。设立马院、语言系、俄语中心、汉语中心、艺术中心等,开设俄语、汉语言、舞蹈、绘画等文学和艺术类专业,培育千言合唱团、故笙汉服社、水木石书法和中俄文化交流社等37个学生社团。

开展中俄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中俄艺术之夜、中俄情晚会、中俄文化集市等活动,连续四年以“印象俄罗斯”为主题成为文博会唯一高校分会场。在中俄建交75周年之际,学校举办中俄青年合唱文化节,来自深圳技术大学、萍乡实验学校、深北莫附属溪涌小学等9所大中小学生同台,用中俄双语唱响友谊之歌,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成为中俄文化交流的生动范例。
打造中俄特色的校园文化场域。常设“中共六大”党史教育展、“恰同学少年”留苏百年展、“红色传奇”李强事迹展等红色主题展,“俄罗斯油画”“普希金之秋”等艺术展,定期邀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俄罗斯文化等相关主题展览进校园,如中俄海洋文化展览、《觉色敦煌》敦煌石窟艺术展等。打造“深北莫之星”地标性建筑,规划建设以中国杰出教育家徐特立,俄罗斯科学家门捷列夫命名的花园,校园获中国建筑行业最高荣誉“鲁班奖”。
突出全球胜任力的课程体系
——“丝路少年”训练营“
“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有中国情怀,而且要有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学校聚焦青少年全球胜任力培养,与北京理工大学地面机动装备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学院(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合作,汇聚学校智能无人系统实验室、俄语教学团队等的智慧与力量,围绕智能创造力、跨文化交际力、家国精神力和自主成长力等4大方向,打造20余门课程。

截至目前,学校已成功举办9期“丝路少年”训练营,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00余名中学生参与其中,实现对青少年“知识+实践+视野+情怀+素养”的一站式科普赋能。
融学术、文化和科普于一体的品牌项目
——知识科学文化节
为深化中俄教育合作,促进两国科技交流,学校充分发挥中俄人文交流合作高地和重要平台优势,自2022年起联合北京理工大学与莫斯科大学,共同举办知识科学文化节。每年9月至10月,学校围绕科学相关主题,精心策划并开展一系列分层次、分类别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专家讲座、艺术表演及科普教育活动,形成一个融学术性、文化性与科普性于一体的国际化交流品牌项目。作为知识科学文化节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无界”开放周面向公众开放,策划多场趣味“科学秀”、互动式“大师班”、专题讲座等科普活动,打造了一个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互动性的科普“大课堂”。

三届知识科学文化节已累计举办500余场活动,吸引了包括40余名中俄院士在内的300余名专家学者来校交流,线上线下关注人数突破70万人次。2023年,深圳市、北京理工大学和莫斯科大学三方代表同台启动开幕式;2024年,俄罗斯副总理德米特里·切尔内申科发来贺信,对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与殷切期望。如今,知识科学文化节规模逐年扩大,影响力持续攀升,已成为学校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为中俄人文交流与科技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科普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引进国外优秀科普成果”越来越成为科普教育工作的重点。面向未来,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将持续发挥“中俄人文交流合作高地和重要平台”优势,聚焦“科学素质国际交流合作”重点工程,在打造中俄特色、开放合作的科普教育新平台中,为赋能城市科学素质提升贡献深北莫方案!
相关内容:
-
全球IP集结!悟空、哪吒、LABUBU将“驶”上武汉街头
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即将在武汉开幕让人期待的是你记忆里的“老朋友们”已整装待发悟空、哪吒、LABUBU等萌宠福建“簪花”、四川“变脸”等非遗英歌舞、桑巴舞、非洲鼓等特色演艺明天将集体“登上”花车“驶”入武汉街头与你近距离见面23台花车基本完工每一辆都是移动的“文化盛宴”9月10日,长江云新
2025-09-10 16:11:00 -
是谁,在他母亲沉睡的时候,花掉了一万七千元?
庄先生反映他母亲的银行卡被盗刷了钱进了一家公司警方已经介入他现在想跟那家公司协调尽快把钱退回来庄先生:两个月之前,我妈妈人在上海,来嘉兴玩两天,需要购买东西,发现手机收不到短信验证码。支付了以后收不到验证码,购买不成功,就等两天再买。结果两天以后可以收到验证码了,收到验证码之后,账户上余额不足了。庄
2025-09-10 16:02:00 -
艺产融合潜力无限
当艺术与乡村相遇,其生命力重在能否真正融入乡村肌理,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活水源头。艺术赋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实现与本地产业的有机结合与良性循环。这要求我们超越简单的视觉美化,真正让艺术成为激活乡村沉睡资源、重塑乡村经济生态的关键支点。艺术对乡村的赋能,须完成从审美价值到经济价值的转化。当废弃的
2025-09-09 07:35:00 -
新校区启用、老校焕新、集团化办学深化……新老学校齐发力,提升家门口优质教育
在市第15小学的开学典礼上,该校东校区正式启用。(受访者供图)在市第19中学中学部教学楼内,环保课桌椅按照“小组式”整齐排列。(记者张梦婷摄)新疆网讯(记者王煜 张梦婷)新校区正式启用、老牌学校重启高中部、集团化办学持续深化……今年秋季开学季,乌鲁木齐市多所学校通过硬件升级、师资统筹与课程优化等方式
2025-09-08 09:24:00 -
辽宁沈阳通报一学校自备井蓄水池受诺如病毒污染事件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9月7日,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通报:8月31日,沈阳师范大学校医院陆续接诊了一批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的学生,辽宁省、沈阳市相关部门及学校随即开辟医疗救治绿色通道,组建医疗队进驻学校开展巡诊服务,对患者进行分类救治。截至9月7日17时,累计报告有胃肠炎症状者2087人,已痊愈
2025-09-07 21:57:00 -
脂肪肝还能“吃”回去?研究发现“懒人护肝法”,但坚持者不到10%
提到“碳水”,很多人都避之不及,把它看作减肥路上的头号“敌人”,担心吃多了会长胖、升血糖。 但科学总能带来意外惊喜。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做过一项研究,发现存在一类特殊的 “碳水”,非但不会给身体增加负担,反而能有效改善脂肪肝,堪称护肝“好帮手”——它就是抗性淀粉。 01抗性淀粉是什么? 直白点说,
2025-09-01 1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