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胖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网红博物馆的流量密码|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让文化传承有年轻的“心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5:10:00    

新华社合肥4月3日电 题: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让文化传承有年轻的“心跳”

新华社记者刘美子、何晓

【博物馆故事】

一座深藏于皖南小城的县级博物馆,却吸引了大量参观者,2024年游客接待量突破80万人次,文创销售额达300万元。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位于安徽歙县徽州古城中心,千年徽韵汇聚于此。在这里,每一件文物都是一把打开徽州文化历史之门的钥匙。

元代科举石刻镌刻着寒门学子的青云志,明代王妃金饰折射出宫廷工艺的璀璨……超3万件馆藏文物中,64件(套)为国家一级文物。

博物馆突破了传统的展陈思维,重构历史叙事逻辑:曲折回廊暗合徽州山水走势,光影装置隐喻徽商经营智慧……每一条游览动线都暗藏玄机。

带给观众可看、可感、可互动的文化体验是博物馆创新的重点。

比如针对“初登第,得意回”石刻,结合徽州“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科举传统,通过真人演绎方式重现古代文人高中进士庆祝游街的盛景。

针对部分馆藏经书,开发了数字化互动项目,观众可以亲手“翻阅”千年典籍。通过这种“一物一策”的深度开发使历史文物成为文化传播的“活教材”。

“小而专”的价值阐释、“小而美”的展陈设计、“小而活”的跨界联动。如今,这座县级博物馆,正以创新基因激活历史文脉。

目前,“博物馆奇妙游”系列活动已连续举办两年,成为歙县文旅的重要IP之一,在旅游旺季该活动日均接待游客超4000人次,年轻游客占比超六成。

县级博物馆正在成为重构“小城文旅新生态”的重要引擎,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实现“双向奔赴”。游客白天逛古城,晚上游博物馆。今年春节期间,歙县累计接待游客112万人次,同比增长18.39%,旅游总消费10.87亿元,同比增长21.59%。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馆长王卫东认为:“当文物走出展柜,与当代生活发生化学反应,文化传承便有了年轻的心跳。”日前,他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

【对话馆长】

记者:如何深度挖掘馆藏文物资源?

王卫东:县级博物馆就像历史拼图中的细节图,应该更多立足于挖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做好价值阐释,提升文化辨识度。

徽州历史博物馆在县级博物馆中拥有较为丰富的馆藏资源,近年来我们以“精品文物群”为核心抓手,对蓝釉爵杯、元代科举石刻这类重点特色文物进行“一物一策”的开发。

记者:展陈设计上有什么特色和考量?

王卫东:我们打破了传统博物馆方方正正的布局,以“行进式观展”重构展陈设计逻辑,将“天下徽州、遥忆徽州、寻根徽州、秋兴徽州、梦里徽州”等五大主题展厅通过回环式动线串联。

游客穿行在徽州民居、祠堂、书院等复刻场景中,蓝釉爵杯陈列在静谧的时空窖藏,元代石刻融入徽派雕刻长廊……这种“移步换景”的设计,配合声光电技术,让观众不再是旁观者,而是成为穿越千年徽州历史的亲历者。

记者:如何创新徽文化传播方式?

王卫东:通过可看、可感、可互动的文化体验,将静态文物转化为动态生产力,打破文化传播的叙事边界。

在徽州历史长河中流淌着无数故事和传奇,我们根据徽州历史上许国等著名人物故事和历史事件,精心策划编写了不同主题的夜游剧本,创新打造“博物馆奇妙游”系列活动,将传统经典与馆藏文物相结合,通过现代演绎活化再现,还特别邀请古典音乐、传统舞蹈等专业演出人员,与游客扮演的角色共同完成情景演出。

比如围绕“初登第,得意回”石刻,游客可身穿汉服参与科举答题互动,答对者还能获得“进士及第”文创礼包。

记者:未来如何延续“出圈”势头?

王卫东:博物馆的IP化不仅依赖于它所展现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如何让人们与博物馆建立情感连接、激发情感共鸣,让游客从参观者转变为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我们搭建了徽文化“活态传承”平台,推出徽墨描金、鱼灯制作等体验工坊,在节假日定期上演非遗鱼灯、洪琴草龙表演;在博物馆内设置了专门的多媒体展示区,通过AR、全息影像等科技手段将徽州故事生动呈现给游客;定期邀请歙县徽文化研究专家、高校学者等为游客深度解读徽文化。

未来,我们将深化“博物馆+”模式,构建全域联动的文旅生态,形成“博物馆-古城-乡村”三级叙事网。

一方面深入挖掘传承活化馆藏文物背后的历史价值,擦亮徽文化标识,打好文创牌;另一方面以博物馆“夜游热”反向赋能古城文旅,与同样“出圈”的徽州府衙实景剧《徽州府有喜》以及汪满田鱼灯、瞻淇鱼灯古村游等IP联动,在徽州古城全域内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吸引游客走进来、留下来,进一步打开地方文旅消费新增长点。(完)

    相关内容:

  •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大同云冈石窟考察时强调,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要

    2025-07-27 12:16:00
  • 【甘快看】从一场展览看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马颖家风是一个家庭世代相传的风尚和作风,不仅关系一人得失、一家荣辱,更关系党风、政风、民风。近日,由省纪委监委宣传部、省档案馆、省博物馆联合承办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档案展在省博物馆开展,展品包括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及甘肃省档案馆馆藏的300多件珍贵档案文献。党

    2025-07-23 20:12:00
  • 雁阵护航 以学赋能 济南市天桥区无影山街道党工委组织开展党建观摩学习活动

    鲁网7月22日讯 为进一步把握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特点,深化党建品牌建设,提升网格化治理能力和管理效能,7月22日,无影山街道党建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李丽娟带队到工人新村文化展览馆、北村街道党校阵地、北村东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参观学习,街道党务工作者、青年干部、各社区专职副书记、青鸟计划大学生参加。在北村

    2025-07-22 17:10:00
  • 国内最大“移动脖子森林”震撼登场!清远长隆百只长颈鹿首次大规模合群亮相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驻穗记者 姚嘉莉 通讯员 邓泳怡 7月18日,超过100只长颈鹿组成的庞大种群首次大规模合群亮相清远长隆森林王国,正式与游客见面。这不仅一举创下国内最大长颈鹿种群合群纪录,更成为非洲以外地区规模最大的长颈鹿种群展示。 漫步至园区核心地标神树广场,游客便能近距离欣赏这群“陆地巨人”

    2025-07-19 17:03:00
  • 三看晋城:一城山水,一城烟火

    近 日新华网聚焦晋城看这座城如何在山水与烟火间绘就康养旅居的新画卷  见山、见水、见烟火。这里的康养旅居如一幅水墨丹青——泼墨于雄起苍翠的太行山峦,晕染在街巷田野的烟火人间。  作为一座资源型城市,山西晋城深挖自然、文化、历史资源内核,着力打造康养旅居型城市。从多年前的谋篇布局,到如今产业升级,晋城

    2025-07-16 15:21:00
  • 万业企业:2025上半年扭亏,半导体业务突破可期

    【万业企业2025年半年度预计扭亏为盈,业务突破助力业绩增长】7月14日晚间,万业企业(600641)披露业绩预告,初步测算2025年半年度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3000万元至4000万元,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实现扭亏为盈。 公告显示,扭亏原因一是营收大增,自先导科技集团入主,公司成立安徽万导电子开

    2025-07-14 22:03: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胖胖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0号-1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