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会加剧孤独症程度 医生建议:6岁以下儿童避免多玩
潮新闻
有这样一群孩子:不聋,却对声音充耳不闻;不盲,却对周围视而不见;不哑,却总是闭口不言……犹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世界,独自在黑夜闪烁,他们是孤独症儿童,也被称作“来自星星的孩子”。
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24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孤独症患者已超过1000万人,其中0-14岁的孤独症儿童数量超过200万。
我们该如何识别并守护好这些“孤独的天使”?如今随处可见的电子产品,会导致孩子孤独症吗?

孤独症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受访者供图)
电子产品会加剧孤独症程度
孤独症,全称孤独症谱系障碍,也俗称“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和狭窄的兴趣爱好。近些年,中国确诊的孤独症患儿数量猛增,发病率已达到0.7%-1%。这意味着,每100个孩子中可能就有1个患有孤独症,且男童患病比例远高于女童,约为4-5:1。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童心理科一年接诊患儿近4万人,其中,孤独症或有孤独症倾向的患儿占到约5-10%。儿童心理科主任周国岭认为,就诊率的提升背后是大众对孤独症的知晓率和认识率不断提高以及诊断标准: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调整。
目前,孤独症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已有研究表明,它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了脑发育改变。周国岭介绍说,九成以上的孤独症是先天性疾病,遗传度可达到0.9,同卵双生子同病率约92%。
孤独症的病情进展也可能受到环境影响。周国岭举例说,如果孩子潜在孤独症基础,又早早地经常玩电子产品,就可能加剧孤独症的程度。“除了AI类交互产品,目前,几乎所有电子产品都是单向交流,无法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式沟通,长期使用就会导致孩子社交缺乏。”他建议,尽量避免让6岁以下的孩子频繁玩电子产品。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七院)的儿童康复中心。(受访者供图)
通常,孤独症的明确诊断在3周岁左右,但实际上,有些问题早在孩子一两岁、甚至几个月大时就会表现出来。
法国的最新研究表明,4个月大的孩子已经能够被识别出部分孤独症样表现,“比如,眼神不交流,不追随,对拥抱没有反应,对呼唤没有应答等,都是可以识别的预警信号。”
周国岭说,一旦发觉孩子有类似的预警信号,要及时就诊,“孤独症属于前期病,越早干预越好,3-5岁之前是黄金干预期。等到十三四岁后,大脑发育基本定型了,可以改善的空间就很小了。”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七院)的儿童康复中心。(受访者供图)
11岁男孩万年历倒背如流,却确诊孤独症
面对孤独症的预警信号,有时,家长却视而不见。“按照正常的生长发育进度,孩子一般周岁会说话,可有的孩子3、4岁还不会说话,一些农村家庭却觉得这是‘贵人语迟’,等到长大就会了。”周国岭说,这种盲目的等待反而会让孩子错过黄金干预期。
尽管存在广泛性发育障碍,一部分孤独症儿童,确实会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优于常人的天赋。
在周国岭的诊室里,11岁的小宇一言不发,也不敢看人,表现出明显的社交障碍和语言交流障碍。“他在学校没有朋友,也不玩任何玩具,唯一的爱好是看万年历,每天都拿着日历反复翻看。只要是近10年的任意一天,随便报一个日期,他就能准确地说出这天的农历日期、是周几和节气,或者告诉他某一年某一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他能立刻说出当天的具体日期。”
小宇记忆力特别好,还擅长记路,“家人带他出去旅行了两三天,坐的所有公交车或地铁,每一站站名和路线,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这些看似“聪明”的表现实则是重复刻板行为和狭窄的兴趣爱好。周国岭提醒说,当孩子的认知发展极度不平衡时,家长也应该引起警惕,尽早就医。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七院)的儿童康复中心。(受访者供图)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七院)的儿童康复中心内,放置着各种五彩斑斓的玩具和器械设备,不少孤独症患儿在这里进行康复训练。
孤独症康复是公认的难题。“孤独症没有特效药,治疗以行为干预为主,包括正向强化社交训练和语言训练等,以游戏形式建立情感联结等,帮助孩子纠正自己的弱项。另外,一些药物可以改善伴发的情绪和行为障碍。”周国岭说。
这种康复训练是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的长期工程。多年来,周国岭却遗憾地看见无数个家庭中途放弃,甚至引发家庭矛盾,严重的导致婚姻破裂。“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对孤独症患儿的预后有深远影响,希望他们保持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周国岭说。
他呼吁,社会需要共同努力,通过家校医社一体联动,帮助孤独症患儿及家庭实现“多元共融,关爱同行”,并为他们“托底”。
潮新闻记者 张蓉
相关内容:
-
开学在即,做好这些让孩子顺利过渡到校园生活
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诚成暑假进入尾声,全市中小学生将于8月30日—31日报到,9月1日正式开学开课。为确保学生顺利过渡到校园生活,教育专家提醒家长和学生注意以下事项。调整作息:给身体一个“缓冲期”岳阳楼区木林心理工作室首席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李钟鹏指出,家长应提前帮助孩子调整作息。“建议至少提
2025-08-21 10:06:00 -
96年女生当上博导,浙大回应
近日,“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微信公众号刊文介绍该院2025年新进教师风采。其中,出生于1996年的江佳凤受到关注。根据浙江大学哲学学院的公开资料,江佳凤是南昌大学文学学士,厦门大学哲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国家公派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领域为朱子学、宋明理学。8月13日,浙江大学哲学学
2025-08-16 13:36:00 -
暑期孩子独自在家,这些风险隐患需注意
原标题:提醒远离危险区域,特别注意用火、用电安全孩子独自在家,“安全弦”要绷紧(民生一线·暑期安全要当心) 暑假期间,不少孩子独自在家学习、玩耍。独自在家可以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但是需做好安全教育,保障居家安全。厨房、飘窗,都存在风险隐患“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外出不安全,待在家里最安全。其实不然,家里
2025-08-11 10:19:00 -
家长 带娃出行,这份防走失指南请收好
暑期是旅游旺季,很多家长会带孩子出门游玩、放松身心。然而,假期车站、列车上人员密集、流动性大,一些粗心的家长容易和孩子走散。近期,铁路公安民警帮助多名旅客找回了走散的孩子。近日,安徽太和东站执勤民警接到旅客张女士报警称,自己带着8岁的外甥乘坐G3128次列车回老家,到达太和东站下车后,却发现孩子不见
2025-07-27 11:18:00 -
生死十分钟!遵义58岁老党员张学伦勇救落水儿童
“下水救人那分钟根本没考虑任何后果。”“如果再次遇到需要救人,我肯定还会这样跳下去。”这是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保卫处党支部58岁老党员张学伦朴实而坚定的回答。7 月 19 日下午,正在老家三渡镇水洋村的张学伦突然听到呼救声,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挺身而出,纵身跳进水中,奋力救起两名落水儿童,用实际行动
2025-07-25 09:30:00 -
重要提醒!北京儿童医院暑期就诊,先了解这些
暑期是儿科就诊高峰,怀着一份信任,您带着孩子来到北京儿童医院就诊。儿医人亦努力不负重托。为了帮助您和孩子更顺畅就诊,暑期就医提示请查收!图/“七彩童心艺术在儿童医院”儿童绘画大赛 参赛作品增加出诊号源为了让更多小朋友能在暑期顺利看上病,全院诊室统一动态管理,采用“弹性潮汐式”排班制度,最大限度利用空
2025-07-24 17: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