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胖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在“新疆之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14:43:00    

坐落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的大巴扎,是集文化、商贸、美食、文创等于一体的景区,被誉为“新疆之窗”,是新疆旅游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一直以来,大巴扎景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推进各族群众文化交流、情感交融,通过文旅融合发展绘就民族团结新画卷。2024年9月,乌鲁木齐大巴扎景区综合服务中心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以文塑旅 各民族文化交融互鉴

每日12时和18时,随着“咚咚咚”的鼓声响起,一场精彩的开街仪式正式开始。表演者们身着多民族服饰,展示着不同舞姿,游客纷纷拍照留念,场面热闹欢快。

数据显示,景区2024年游客接待量达到2852万人次。

“巴扎是集市的意思,但这里呈现出的精彩,可不仅仅是一个普通集市。”上海游客郭可怡“打卡”大巴扎景区前,已在社交平台搜索不少攻略,除种类繁多的美食、商品外,她更关注各类文化演艺活动、“非遗”展示等。

舞蹈演员与游客在大巴扎景区共同跳起舞蹈。

大巴扎景区坚持“以文塑旅”,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入景区建设,使游客能充分感受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独特魅力。

乌鲁木齐大巴扎景区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白昀剑说,景区通过打造特色街区彰显文化特色,搭建多元载体激发文化活力,丰富活动内容营造文化氛围。

记者在大巴扎景区内看到,民族乐器制作、毛皮画、皮雕等“非遗”项目人气颇高,众多游客参与体验,文化交融在此得到具象体现。

白昀剑说:“我们打造‘非遗集市’为非遗传承人和文创从业者提供展示、推广和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满足游客不断升级的文化体验需求。”

英歌舞、西宁高跷、西安鼓乐等特色表演也先后“走进”大巴扎景区,令不少本地市民直呼耳目一新。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大巴扎景区2024年举办“旅游+非遗、民俗、全民健身”等各类文化体育活动700余场,丰富的活动内容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中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以旅促兴 “流量”红利持续释放

大巴扎景区现有1000多家商户,经营者有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等16个民族。“我们积极创造各民族互嵌发展的商业环境,通过创新消费场景,提升就业服务等,使各族群众享受到了旅游红利。”白昀剑说。

“夏天时,店里一天最多接待六七十名顾客。”旅拍店“新疆人的房子”相关负责人阿玛努拉·阿卜杜热扎克说,大巴扎景区的消费场景不断迭代升级,“流量”变为“留量”。

目之所及,各种沉浸式旅游项目丰富着旅游业态,“馕咖啡”等创新商品吸引着游客目光。

“景区内商品种类越来越多,游客也越来越多。”奥卜力咯斯木·阿不迪克热木是较早进驻大巴扎景区的商户之一,从事铜器制作和售卖。在他看来,能否“接住”旅游业红利,取决于是否敢于“谋新谋变”。

游客穿着经过改进的民族服饰拍摄高清写真照。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喜好不同,比如国外游客喜欢花纹复杂的铜器摆件,国内沿海地区的游客喜欢款式清新淡雅的铜茶壶……”奥卜力咯斯木不仅会研究顾客喜好,还会与景区内其他匠人分享心得,互学技艺。

白昀剑说,景区综合服务中心通过“政府引导、专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方式,对商户和旅游业从业人员进行创业培训,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政策扶持让大巴扎的商户和周边居民共同受益,仅步行街就已为周边居民提供超500个就业岗位。

乌妮恰姆在大巴扎景区的“水果巴扎”工作近5年,如今每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旅游旺季时收入上万元。有南疆来此就业的打馕师傅买了房,给妻儿创造了更好的生活条件。白昀剑说,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正在对接政企各方资源,孵化新的创业就业平台。”

以旅促融 各族群众情同手足

“在这里,我收获的不仅有物质生活的改变,还有友谊和感动。”20多年前,阎爱喜从甘肃来到新疆打工,在大巴扎景区,他结识了阿布都维力,此后8年间两人从生意合伙人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

“阿布都维力向我提出合伙开店的想法时,我没有启动资金。”阎爱喜回忆说,阿布都维力一句“没事,我是看中你这个人”让他作出了携手创业的决定。“我们一起经营一家新疆特产店,从来没产生过分歧。”

由于彼此之间的信任和默契,店铺逐渐步入正轨,营业额也水涨船高。

阎爱喜说,虽然后来因为各自的发展规划不同而结束了合伙关系,但两人的情谊却并未因此淡化。闲暇时,阿布都维力还会来店里找他喝茶聊天。“他知道我非常喜欢吃他亲手做的抓饭,常邀请我去家中做客。”

来自青海西宁的高跷表演团队展示国家级非遗项目高跷的独特魅力与高超技艺。

在大巴扎景区,像阎爱喜与阿布都维力这样互帮互助、亲如一家的民族团结故事,还有很多。商户苏来曼·麦麦提敏在经营中遇到资金困难,张兴健解囊相助;张兴健装修新店铺,苏来曼第一时间赶来帮忙……

据悉,乌鲁木齐大巴扎景区综合服务中心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让各族群众在联谊交友、观光体验中交融。

“我们还通过小程序向商户、游客推送邻里互助、情同手足的故事。”白昀剑说,大巴扎景区正是新疆各族群众携手共谱“同心圆”的一个缩影。

来源: “统战新语”微信公众号

    相关内容:

  •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大同云冈石窟考察时强调,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要

    2025-07-27 12:16:00
  • 雁阵护航 以学赋能 济南市天桥区无影山街道党工委组织开展党建观摩学习活动

    鲁网7月22日讯 为进一步把握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特点,深化党建品牌建设,提升网格化治理能力和管理效能,7月22日,无影山街道党建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李丽娟带队到工人新村文化展览馆、北村街道党校阵地、北村东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参观学习,街道党务工作者、青年干部、各社区专职副书记、青鸟计划大学生参加。在北村

    2025-07-22 17:10:00
  • 国内最大“移动脖子森林”震撼登场!清远长隆百只长颈鹿首次大规模合群亮相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驻穗记者 姚嘉莉 通讯员 邓泳怡 7月18日,超过100只长颈鹿组成的庞大种群首次大规模合群亮相清远长隆森林王国,正式与游客见面。这不仅一举创下国内最大长颈鹿种群合群纪录,更成为非洲以外地区规模最大的长颈鹿种群展示。 漫步至园区核心地标神树广场,游客便能近距离欣赏这群“陆地巨人”

    2025-07-19 17:03:00
  • 三看晋城:一城山水,一城烟火

    近 日新华网聚焦晋城看这座城如何在山水与烟火间绘就康养旅居的新画卷  见山、见水、见烟火。这里的康养旅居如一幅水墨丹青——泼墨于雄起苍翠的太行山峦,晕染在街巷田野的烟火人间。  作为一座资源型城市,山西晋城深挖自然、文化、历史资源内核,着力打造康养旅居型城市。从多年前的谋篇布局,到如今产业升级,晋城

    2025-07-16 15:21:00
  • 万方玮:中华文物复刻第一人的艺术语言与技艺创新

    摘要:玉雕复刻艺术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文章通过“中华第一龙”“商后母戊鼎”等经典文物复刻,探讨了万方玮如何巧妙融合古老工艺与现代科技,利用创新型材料和工艺技术,精准重塑古代玉雕艺术的神韵。在复刻中,万方玮非常注重对文化象征的创新性表达,为传统艺术品赋予了现代的艺术价值。这些作品不仅促进了

    2025-07-14 19:06:00
  • 链接全球资源 构建世界级旅游走廊——2025“神武峡”国际文旅推介活动侧记

    7月11日上午9时,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特区武当一梦剧场,来自海内外的300余名旅行商、企业家、媒体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以“神武峡 Win天下”为主题的2025“神武峡”国际文旅推介活动启幕。“神武峡”推动湖北文旅出圈出彩4月25日,2025湖北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在武汉召开,宣布以“知音湖北”主品牌统

    2025-07-13 15:26: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胖胖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0号-1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