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胖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港口高质量发展成绩亮眼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06:19:00    

今年以来,山东港口青岛港合计新开4条国际集装箱航线,加快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设。俞方平摄(新华社发)

交通运输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7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3.3亿标箱,继续稳居世界第一位;同期,在全球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10的港口中,我国分别占8席和6席。

在数量保持领先的基础上,我国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世界级港口群,港口基础设施规模多年来保持世界第一名;已建及在建的自动化码头数量居世界首位;一批近零碳港口加速创建,港口新能源清洁能源应用、绿色集疏运比重持续增长……港口交出了高质量发展的亮眼答卷。

规模世界领先

2024年,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约13.8亿吨,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一位;上海港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0万标箱,创下全球港口集装箱最高纪录。

数量不断突破、质量不断提升的背后,既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也体现了港口基础设施的发展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在深水化、专业化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放眼宁波舟山港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巨轮相接,矿流奔涌。2024年11月,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首次迎来两艘40万吨矿船同时靠泊,宁波舟山港因此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双40万吨世界最大矿船同靠接卸的港口。在这背后,是“泊位硬件”基础作为支撑。

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小波介绍,2021年底,宁波舟山港启动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卸船泊位延伸工程建设,建成后泊位总长增加至945米,可满足2艘40万吨矿船同时靠泊需求。自2016年开港以来,该码头已有近400艘次40万吨矿船靠泊接卸经验,目前全球在航近70艘40万吨矿船均曾在此停靠。

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的升级是我国港口整体能力提升的缩影。在持续投入下,我国目前已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世界级港口群,港口基础设施规模多年来保持世界第一名。2023年,交通运输部联合相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沿海和内河港口码头改建扩建工作的通知》,推动港口码头改扩建取得积极成效。

截至2023年底,我国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878个,是10年前的1.4倍。煤炭、原油、集装箱等主要货类运输系统港口布局不断完善,港口基础设施水平和韧性进一步提升。根据新华指数研究院发布的《世界级海洋港口群综合指数报告(2024)》,全球港口群形成三大梯队,其中,中国长三角、珠三角、山东港口群位列世界级海洋港口群第一梯队。

效能不断提升

大是强的基础,但大不一定强。我国港口要保持优势地位,必须不断突破,提升效能。2019年,交通运输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导意见》,港口发展正式开启从“港口大国”迈向“港口强国”的历史征程。

整合资源。当前,港口降本提质增效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整合港口资源、提高整体竞争力已经成为趋势。以宁波舟山港为例,从宁波—舟山港,到宁波舟山港,再到浙江省港口高效协同发展,一体化改革之路越走越深。2020年底,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收购省内其他港口业务,形成更大空间、更高水平的一体化发展态势;2022年,宁波远洋成为国内港航企业首家“A拆A”上市公司;2025年2月8日,浙江海港内河航运有限公司揭牌成立,进一步完善内河航运体系。目前,10个沿海省份、7个长江沿线省份,都组建了省级层面的港口集团,初步实现了港口资源集约化、运营一体化。

提升服务。2023年11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加快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以服务创新驱动港口高质量发展”。由此,港口发展物流服务便利化和商贸服务协同化持续推进,单证无纸化和电子化流转、结算电子化、线上业务办理等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促进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山东港口烟台港的工作人员介绍,过去企业办理散货装船手续需要两天两夜,现在只需在APP上传数据,1分钟就能完成。

服务大局。今年春节期间,河北黄骅港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双列连发”,行程4000多公里抵达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2024年,河北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8.2%,占进出口总值的57.8%。各港口依托自身能力,深入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持续拓展海陆双向服务辐射能力。

转型加快推进

如今,现代化港口不再是简单的货物交换场所,而是重要的产业集聚基地和综合服务平台。面对定位和功能的变化,港口必须加快转型更好适应。

自动化提升效率。走进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一幅繁忙而高效的自动化作业画卷映入眼帘。“依托一项新系统的‘极速智配’,仅需5分钟即可将2.4万个集装箱的装卸位置编排到位,确保货物运输精确无误。”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软件开发部经理陈强说。近年来,进行自动化码头建设或改造,实现全流程无人自动化作业,正在成为全球港口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已建成自动化集装箱和干散货码头52座,已建和在建规模均居世界第一位。

数字化优化资源。广州港南沙四期工程将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全流程,其自主研发的“湾区芯”系统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动态优化堆场布局。“该成果解决了自动化港口系统繁多、相互独立造成的数据孤岛问题,减少作业人员进入自动化区域处理突发事件的次数,提升了码头的整体作业效率。”广州港南沙四期工程技术部专项经理周兴奎说。

智能化拓展空间。当前,港口行业智能化发展已进入“快车道”。上海洋山港船舶靠泊计划智能优化后,等待时间缩短15%,年节约燃油成本超1亿元;天津港研制出“智能水平运输系统”,设备调度响应时间仅0.1秒;厦门港远海码头打造5G全场景应用港口,无人集卡定位精度达厘米级……

绿色化着眼长远。宁波北仑第三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勇介绍,宁波舟山港“水运港—船多能源融合技术及集成应用”示范工程,通过建设一系列风电、光伏、制氢、加氢、加气一体化综合能源站,实现全码头绿色能源供应。不只是宁波舟山港,目前我国多个绿色低碳的智能码头正加快建设,绿色技术的突破正在重构港口经济结构。

“取得这些成就,不仅彰显了中国港口的硬核实力,更成为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中国港口正以其不断增强的能力,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保障,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澎湃动能。”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相关负责人在“魅力大港 活力中国·世界一流港口建设”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说。(经济日报记者 齐 慧)

    相关内容:

  • “友谊”工程推动中毛合作不断深化

    新华社努瓦克肖特7月20日电题:“友谊”工程推动中毛合作不断深化新华社记者司源“举杯痛饮,同声歌颂,友谊地久天长……”7月初,在位于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的孔子学院教室里,中文教师李漠正带领学生们合唱《友谊地久天长》,悠扬的旋律传递着跨越语言与国界的情谊。“这首歌大家都会唱,正如中毛之间的友谊,历

    2025-07-20 16:03:00
  • 岳阳临港高新区百亿级粮油产业集群蓄势腾飞

    岳阳晚报7月9日讯(见习记者 马颖)岳阳临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托城陵矶港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正全力推进进口粮食仓库加工物流园二期项目建设,通过“前港后厂”模式打造集仓储、加工、贸易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为湖南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注入新活力。项目总投资20亿元,占地468亩,涵盖棉籽压榨加工、进口花生压

    2025-07-10 09:46:00
  • 全国首本地下洞库不动产权证书颁发

    7月2日,据宁波市自然资源规划局消息,继浙江省首本三维地下管廊不动产权证后,全国首本地下洞库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三维不动产权证——宁波市北仑区1#地下洞库不动产权证顺利颁发。这两本证书的颁发,意味着地下空间分层确权这一难题,在宁波破冰。作为宝贵的城市发展资源,地下空间分层确权为什么难?地下空间环境复杂

    2025-07-03 14:24:00
  • 交通运输部:我国内河亿吨大港已经达到了23个

    中新网北京6月27日电(查志远)6月27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付绪银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4年内河亿吨大港已经达到了23个,是2012年的2.3倍。6月27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付绪银、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杨华雄、中国航海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李世新、海南省琼海市

    2025-06-27 11:22:00
  • 广州港:投资145亿元建设南沙港区五期工程项目

    每经AI快讯,6月23日,广州港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南沙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广州港南沙港区五期工程项目,项目总投资概算145亿元,最终投资金额将以实际执行情况为准。为满足建设资金需求,公司拟对南沙国际集装箱公司增资280944万元。本项目有助于提升集装箱通过能力并适应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发

    2025-06-23 20:01:00
  • 无人集卡穿梭 绿电覆盖七成:解码天津港“智慧+绿色”双核动力

    中新网天津6月13日电 题:无人集卡穿梭 绿电覆盖七成:解码天津港“智慧+绿色”双核动力  中新网记者 刘文文  海面上,智能拖轮根据海况自动调整方向,稳稳牵引着巨型货轮靠岸;码头作业区,远程操控的智慧岸桥整齐排列,无人集卡按照规划路线来回穿梭,呈现出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天津港是京津冀及“三北

    2025-06-14 18:23: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胖胖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0号-1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