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胖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包头市九原区:“能人”返乡激活“归雁经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7:14:00    

回故乡、建家乡。从昔日的“孔雀东南飞”,到今朝的“喜迎雁归来”,在包头市九原区,不少曾经为梦出发的乡镇青年,如今选择返乡创业、就业,带领本地群众发展致富,造福家乡,催生出一条返乡创业“归雁经济”,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之路。

游子回“家”,发挥头雁领航作用

“他年轻有魄力,干事劲头足,又是‘九原新农人’,带领着咱们把日子过得有奔头!”在黄河谣文化园工作的王大爷提起李沙就竖起了大拇指。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的李沙,毅然选择回乡创业,在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家乡、对黄河文化故事的热爱。

一部手机、一个支架,“玉米糖了”自媒体博主王亚春用简单的装备拍摄剪辑三五分钟的短视频,分享九原区乡村生活,逐渐成为凝聚起更多网络正能量的“民间力量”。王亚春是九原区“新农人”的典型代表,中南大学毕业,拥有稳定工作的她,毅然决定辞职回家乡——哈业胡同镇永丰村,用镜头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三年里,王亚春拍摄了超过两百余条短片,介绍范围也从移风易俗系列短剧扩展到推介九原农特产品,成为“助农增收”的重要帮手。“很多人告诉我,看了我拍摄的讲述孝老爱亲、习俗变革等群众身边的故事,特别有共鸣和感触,让我很有成就感。现在我又成为了内蒙古农推官,希望通过自媒体力量,打造自媒体助推乡村振兴新样板、新名片。”王亚春说道。

从当初的“北雁南飞”,到现在的“群凤还巢”,九原区以服务、凝聚、培养“新农人”“乡土人才”为切入点,利用春节、国庆等节日节点,以乡贤茶话会、工作座谈会等活动为契机,邀请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向其介绍村庄发展状况、未来发展思路,鼓励外出青年人才为家乡发展传递他山之石,提出合理建议。近两年来,九原区举办“乡贤共话新春”等各类座谈会224次,让“熟面孔”发挥作用,“新面孔”“破土而出”。

人才回“聚”,提高就业增收动力

走出乡村,再返回乡村,“城市”不仅是人生经历中的一个过渡词,也缔结起乡土人才乌吉莫心中对美丽乡村的小小愿景。阿嘎如泰苏木乡土人才培育中心产业示范项目在乌吉莫的沙葱种植实验基地正式揭牌,旨在通过人才“领头雁”以点带面,让“领头雁”成为引领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坚实力量。乌吉莫接过示范项目牌匾后说道:“感谢苏木党委、政府和嘎查一直以来对我们的信任与支持,我们也将努力发挥示范基地和致富带头人作用,真正做到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她是这么说的,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接单、打包、发货……沙葱基地内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忙着采收分拣、过秤包装,搬运上车的沙葱直接售往全国各地。从最初的小规模加工作坊,到如今完善的加工运营体系,乌吉莫的家庭农场探索种产销一体化,不仅自己种植沙葱,还为其他想种植沙葱的农户提供良种选育、免费技术指导等服务,占地100余亩的沙葱基地,每亩收入可达约1万元,更是带动劳动就业50余人。

近年来,像李沙、乌吉莫这样投身乡村振兴的“九原新农人”“乡土人才”越来越多,如何保证他们在家乡顺利发展?九原区出台了《规范化建设镇级“乡土人才培育中心”工作方案》,在阿嘎如泰苏木、哈业胡同镇、哈林格尔镇、麻池镇4个苏木镇规范化建设乡土人才培育中心,建立健全培育中心规范运行的制度机制,定期开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乡村服务业、农村电子商务等特色技术技能培训。同时对域内嘎查村45周岁以下的优秀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等优秀青年农牧民进行摸底调查,将优秀青年农牧民分为种植养殖、能工巧匠、经营管理、现代农技四大类别,以组织推荐为主,个人自荐为补充,从优秀青年农牧民中精准选定123名乡村产业带头人为乡土人才,精准打通服务返乡创业“最后一公里”。

服务回“归”,激发乡村振兴潜能

“周长城是我们山羊圪堵村的‘名誉村长’,他精通果蔬种植,成立了田禾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周围5个村的200多户农民使用新技术种植优势果蔬品种。”据山羊圪堵村村干部介绍,合作社有效利用自身良好生态环境,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常年种植优质樱桃、草莓、油桃、火龙果、辣椒、豆角、番茄等多个蔬果品种,并已连续举办4届樱桃采摘节。

“我总希望把自己在外面学习和实践的先进理念和成熟技术带回哈林格尔镇,助力乡村振兴和发展。”周长城动情地说。2024年,他积极响应九原区成功人士反哺家乡聘任“名誉村长”的号召,成了哈林格尔镇山羊圪堵村的“名誉村长”,之后他曾多次邀请种植专家进行种植品种和技术的科普讲座,带领农户提高产品产量,投资建设田园综合体。“我要把农业的生态、生产、旅游、教育等功能与休闲融为一体,形成果蔬采摘及餐饮、休闲娱乐、康养、农文旅相结合的科技示范园区,不辜负乡亲们对我这个‘名誉村长’的信任,带领他们走出一条可持续的共同致富之路。”

通过纵深推进“名誉村长”机制,诚邀农牧、金融、科技、文化等多领域精英,以及热心公益、有发展思路的各界成功人士选聘“名誉村长”,九原区把乡贤汇聚起来、把成功人士吸引回来、把资金资源聚集起来,吸引了更多民营经济人士通过返乡发展产业、投资基建等方式回馈家乡。截至目前,九原区选聘的13位“名誉村长”都已正式上岗,助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的路上又多了一个个坚韧有力、步履稳健的身影。

乡村呼唤新农人。“很多人从农村走了出去,就不想再回去了,但总是要有人回来的,我们就是要回来的人!”李沙、王亚春……正是这些“要回来的人”,成为九原区人才返乡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并以满腔之情、涓滴之力,汇聚成守望乡村、扮靓故园的磅礴力量。

用发展的机遇吸引返乡人才,用完善的政策服务返乡人才,用浓浓的乡情和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留住返乡人才……九原正在奋力书写这一华美篇章。(白雪、徐昕)

来源:九原区委宣传部

    相关内容:

  • 苏州工业园区打造中新合作“样板间”

    中经记者 郭阳琛 张家振 苏州 上海报道“1995年,园区的第一根桩就打在腾飞新苏项目内,这根桩所在的多层厂房仍能满足现在租户的需求。”凯德投资(中国)产业园、工业及物流地产管理负责人吕福庆是新加坡人,已在中国工作、生活了多年,这些经历让他对于苏州工业园区的过往如数家珍。依托星罗棋布的产业园区,已过

    2025-07-26 03:27:00
  • 佳县圪崂湾村:“千万工程”引活水,特色产业结硕果

    阳光讯(记者 高小雨 通讯员 许倩 )在“千万工程”经验的引领下,佳县方塌镇圪崂湾村立足资源禀赋,精准发力特色种植产业,昔日“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村,如今正焕发出科技兴农、产业富民的蓬勃生机。据悉,2022年,圪崂湾村在科学评估地质、水源条件后,引进新的特色葡萄品种——阳光玫瑰,栽植面积约100亩,

    2025-07-25 10:43:00
  • 陕西移动榆林分公司:基础设施+产业帮扶双轮驱动,绘就安则梁村乡村振兴新图景

    阳光讯(记者 郑玮)仲夏时节,行走在安则梁村,一条条蜿蜒交织、平整宽阔的乡村道路,如灵动的脉络,将宁静的村庄与广阔的外界紧密相连;放眼望去,果园里挂满了沉甸甸的苹果,微风拂过,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曾经沉寂的土地,如今正焕发出勃勃生机,而这一切翻天覆地的变化,都离不开陕西移动榆林分公司驻村工作队扎

    2025-07-22 15:23:00
  • 明朝好女婿小说(苏木,胡莹)(明朝好女婿)在线畅读阅读连载中

    保定府,清苑县。一年初始,春节之后,天气一天天暖和起来,接连十几个艳阳天,地上的冰雪已经化尽,杨柳枝头,有嫩绿满眼。轻飘飘的丝絮因风而起。满眼都是春光,真真一个好时节。春和景明,正适合踏青游玩,尤其是对文人骚客来说更是如此。在城西十里处的曲水河,集聚了上百人,都身着儒袍,面带自得地倚靠河边的树干或者

    2025-07-14 17:26:19
  • 东皋沂评 | 了不起的中国创造:临沂答卷

    在沂蒙山腹地,有这样一座城市——它既承载着“最后一碗米做军粮”的红色基因,又涌动着“向新而行”的创造活力。临沂,这座革命老区,正以令人惊叹的“中国创造”实践,书写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从“铁疙瘩”到“智造极”:传统产业的涅槃重生。曾几何时,临沂制造业以“铁疙瘩”式的粗放发展遭遇瓶颈。而今天,

    2025-07-08 08:50:00
  •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7月7日,17名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山西经贸职业学院)学生来到市交通运输局帮扶村——阳曲县黄寨镇南留南村,参加“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大学生发挥专业优势,深入基层一线,助力推进乡村振兴。当天12时许,学生们抵达南留南村。他们主动走进厨房,帮忙端菜盛饭。饭后,又拿起抹布、扫帚收拾餐具,以行动

    2025-07-08 06:37: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胖胖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0号-1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