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胞妹,“退休”11年做出一个200亿港元的超级IPO
文|华夏能源网
华夏能源网&华夏储能(公众号hxcn3060)获悉,4月14日,正力新能(HK:03677)正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开盘价8.46港元/股,高开2.30%。全天震荡盘整,以8.39港元/股收盘,总市值210.46亿。
此次IPO,正力新能发行1.22亿股,发行价格为每股8.27港元,募集资金总额约10.05亿港元。
正力新能成立于2019年2月,是一家锂离子电池制造商,主要专注于动力电池产品及储能电池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提供电芯、模组、电池包、电池簇、电池管理系统的一体化方案。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和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4年,正力新能在中国动力电池市场排名第9,市占率为1.8%。正力新能还入选2023年度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彼时估值20.9亿美元。
值得注意得是,正力新能董事长曹芳是福耀玻璃(SH:600660、HK:03606)创始人、董事长曹德旺的胞妹。2014年4月,56岁的曹芳从福耀玻璃退休,与福耀玻璃另一位高管陈继程创业杀入动力电池产业,用11年时间成功收获了200亿的IPO,这样的人生阅历真是不要太精彩。
曹德旺胞妹创业,多名高管来自福耀
正力新能由曹芳和陈继程两人联合创立。曹芳现年66岁,任正力新能董事长,陈继程任总经理,主导技术。
曹芳出生于1958年,比曹德旺小12岁,1997年加入福耀玻璃,曾任销售部经理、董事及副总经理等职,主导福耀玻璃的市场开拓与供应链管理,前后在福耀玻璃工作了27年。
在福耀期间,曹芳积累了大量汽车行业资源,这为正力新能的初期客户群体开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陈继程也是福耀的“老人”。2003年加入福耀玻璃,直至2016年离开,一直做到福耀玻璃的副总经理。
2014年,曹芳从福耀玻璃退休。在退休前一年,曹芳和陈继程创办了新中源创投,从事风险投资,并于当年11月与丰田合资,创立新中源丰田公司,为丰田汽车供应电池包产品。
2016年8月,曹芳与陈继程又共同创办了正力投资,从事电动汽车核心部件领域投资;2019年2月,两人再度联手创办正力新能,全面进军动力电池及储能领域。
正力新能还有多位高管都曾在福耀玻璃任职,例如首席财务官(CFO)兼董事会秘书梁旺春、副首席财务官兼联席公司秘书徐婧等。
截至IPO前,曹芳和陈继程二人通过正力投资、新中源创投、正力咨询等主体,控制正力新能48.56%的股权,又通过一致行动人协议,控制16.04%的股权,合计持有正力新能64.6%的股权。此外,曹德旺也间接持股正力新能2.52%的股权。
目前,正力新能主要生产和销售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其车用动力电池覆盖BEV、PHEV、EREV和HEV等多种类型,兼顾轿车、SUV、MPV等多用途汽车需求。

在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基础上,正力新能还积极布局磷酸锰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半固态电池及全固态电池技术。
在储能电池方面,正力新能的产品组合涵盖电芯、模组、系统和电池簇,提供从电芯到系统集成的一站式服务,现有产品系列覆盖了发电、商业、工业和户用储能等多种场景。
曾踩雷威马汽车,计提损失10.2亿
在财务方面,正力新能近年来营收保持稳定增长。招股书显示,2021—2024年,正力新能营业收入分别为15亿、32.9亿、41.62亿和51.3亿元。
2021—2023年,正力新能连续亏损,净利润分别为-4亿元、-17.2亿元和-5.9亿元,亏损总额超27亿元。
正力新能2022年亏损幅度巨大,主要是由于“踩雷”破产的造车新势力威马汽车——
招股书显示,2021年和2022年,威马汽车均为正力新能第一大客户,贡献收入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55.2%和29.3%
2022年11月,因威马汽车的业务运营发生重大不利变动,以及长期延迟结算且无法结算其应收款项,正力新能停止向威马汽车交付用于BEV的三元电池产品。正力新能当年还由此计提了10.2亿元的应收账款以及存货减值损失。
威马汽车事件,使正力新能的三元锂电池销量从2022年的2.9GWh降至2023年的1.5GWh,三元锂电池销售收入从2022年的26.29亿元减少至2023年的14.48亿元。
到2024年前8个月,正力新能的亏损规模仍在1亿元。不过,2024年,正力新能却实现了扭亏为盈,净利润达到9101.4万元。
华夏能源网注意到,失去威马汽车后零跑汽车(HK:98863)跃居正力新能第一大客户。目前,正力新能的客户包括一汽红旗、广汽传祺、零跑汽车、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等多家车企。

正力新能主要产品年度平均销售价格
在储能业务板块,2021年,正力新能尚未切入储能业务;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76.8万元、3.15亿元和2.13亿元,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0.1%、7.6%和4.2%。正力新能还与德业股份(SH:605117)围绕储能电池展开合作,并寻求与船舶、航空领域客户推进产品量产合作。
目前,正力新能拥有2个电芯生产基地,分别是常熟正力新能基地、常熟银河基地,总设计年产能达24.1GWh,并计划在常熟新建一座生产基地,设计产能25GWh,分两期建设,一期规划10GWh产能,于2025年10月完成,二期规划15GWh产能,于2026年12月前完工。
新生产基地完工后,正力新能将拥有约50GWh的产能。
资本大腾挪,“反向”收购塔菲尔
值得注意得是,正力新能有今日成就,与曹芳的资本腾挪之技密不可分。
2019年2月,曹芳与陈继程控制的正力投资注资入股了一家动力电池制造商塔菲尔。同年,正力新能成立,正力投资和塔菲尔分别持股70%和30%
公开资料显示,塔菲尔创立于2015年,专注于动力电池研发与生产,创始人龙绘锦与宁德时代(SZ:300750)创始人曾毓群均曾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任职,曾毓群是龙绘锦的上司。
正力投资入股次年,塔菲尔在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排名中便位列第11名。
然而,正值步入发展高速路之时,塔菲尔陷入了专利战。2020年3月,塔菲尔被宁德时代以专利侵权为由起诉,诉讼金额为1.2亿元。
此时,曹芳与陈继程迅速出手增资,实现了对塔菲尔的控股。2020年5月,正力投资以10.8亿元认购塔菲尔新增注册资本4.04亿元,并以2000万元受让其他股东持有的注册资本,对塔菲尔的持股比例提升至43.47%。
同时,正力投资将手中持有的正力新能70%股权出售给塔菲尔,正力新能成为塔菲尔全资子公司。
2021年6月,一审判决塔菲尔败诉,不仅要赔偿宁德时代2297.93万元,还被判立即停止制造、销售侵害宁德时代实用新型专利权的电池产品。
面对塔菲尔困境,曹芳并未退缩,反而在同年12月,塔菲尔全体股东出面,按所持股权比例,从塔菲尔手中收购了其持有的正力新能100%股权,总价为25.38亿元。
2022年2月,塔菲尔将业务及资产转让给正力新能及其子公司,总价为18.55亿元。对此,正力新能解释称,是为提高品牌知名度及覆盖范围,以及策略性精简营运结构。
至此,经过一系列资本辗转腾挪,正力新能“反向”收购了塔菲尔,塔菲尔成为正力新能旗下子公司,资产和业务被完全装进正力新能,其债务及其他不良资产被剥离,直接增厚正力新能的开发和制造能力,为上市铺平道路。
此外,2023年11月,正力新能还收购了新中源创投持有的新中源丰田50%股权,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新中源丰田是丰田汽车在中国的主要电池包供应商,主要生产锂离子电池和镍氢电池包。
如今,随着正力新能的成功上市,之前的投入都有了丰厚的回报。以4月14日收盘价算,曹芳和和陈继程持有的股份价值高达97.25亿港元。
不过,尽管正力新能成功挂牌,但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依然巨大。锂电行业竞争激烈,洗牌还未停止,马太效应加剧。正力新能上市后,能否借助资本的力量“更上一层楼”,仍有待时间的检验。
相关内容:
-
香港交易所2025年一季度业绩创新高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钟国斌4月30日,香港交易所公布2025年第一季业绩,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和其他收益及利润创历季新高。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收入及其他收益为69亿港元,同比上升32%;股东应占利润为40.77亿港元,同比上升37%。财报还显示,港交所现货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额、港股通平均
2025-04-30 17:03:00 -
工业富联2024年营收6091亿创新高 连续三年分红超百亿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苑伟斌4月29日,工业富联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全年营收首次突破6000亿元,达6091.35亿元,同比增长27.88%;归母净利润232.16亿元,同比增长10.34%,营收净利均创公司历史新高。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4元(含税),分红总额127.1亿元创新高
2025-04-30 11:33:00 -
苏宁环球2025年首季营收下降13.65%至3.93亿元
观点网讯:4月29日,苏宁环球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苏宁环球实现营业收入约3.9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3.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93.46万元,同比下降48.3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286.53万元,同比大幅下降1525.56%。基本每
2025-04-30 00:00:00 -
刚刚!央行发布3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
【大河财立方消息】4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3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一、债券市场发行情况3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87356.6亿元。国债发行12786.3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9788.0亿元,金融债券发行10226.4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13335.2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186.
2025-04-29 18:46:00 -
中国平安一季度归母营运利润稳健增长2.4% 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强劲增长34.9% 集团总资产突破13万亿元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平安"、"集团"或"公司",股份代码:香港联合交易所02318,上海证券交易所601318)近日公布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期间业绩。2025年第一季度,随着各项宏观政策继续发力显效,国民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但当
2025-04-29 11:47:00 -
火热开局!一季度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03.17亿元,同比增长3.1%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刘琼今年一季度,深圳消费市场交出亮眼成绩单。4月28日,深圳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03.17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比1-2月份加快1.4个百分点。开年以来,深圳多部门深度联动,让消费市场“火”起来:开展促消费活动超470场;以旧换新
2025-04-29 11: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