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靠天等苗”到“科技育苗” 希望的田野书写“智慧春耕”新故事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春来农事忙。在山西晋中寿阳县,玉米播种工作全面展开,今年当地扩大了智慧管控覆盖面积,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农户的成本。

在寿阳县景尚乡的一片高标准农田里,大型农机具正在进行犁地、旋地作业,为春播做好准备。与过去不同的是,今年这些农机具都增加了一个智能芯片。寿阳县共有智慧化平台管控面积近3万亩,比去年大幅增加。通过云数据指挥平台,智慧管控5000亩玉米大田只需要四个人,就能把水肥、病虫害防治、生长监测全流程管理好。

记者从寿阳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当地玉米种植面积为80多万亩,目前已播种过半,预计5月中下旬全部完成。
宁夏:科技助力玉米种植 600万亩玉米进度过半
宁夏各地现在也进入玉米种植高峰期,依托北斗导航系统与智能农机开展高效作业,同步推进节水滴灌技术铺设,在提升种植质量的同时,确保玉米种植工作按时完成。

在吴忠市盐池县一处万亩种养一体化示范基地内,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拖拉机正在作业,工作人员只需要在拖拉机掉头、补充物料等必要环节稍作辅助,就能一次完成播种和铺设滴灌带两项任务。

今年,吴忠市盐池县共种植玉米28万亩,其中20万亩采用节水滴灌。为了保证玉米种植收益最大化,该基地采用玉米密植滴灌精准调控高产技术,并选用青饲两用玉米品种,这种玉米既可以收获籽粒作为粮食,又能制作青贮饲料,实现“一粮两用”。据了解,今年宁夏计划种植玉米600万亩,截至目前已经种植过半。
山东济宁:小麦抽穗扬花 飞防作业保丰收
在山东济宁市,当前正值小麦的抽穗扬花期,这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为做好病虫害防治,相关部门积极开展“一喷三防”和水肥作业,科技护航夏粮丰收。

在济宁市鱼台县唐马镇杨宅子村的小麦种植地,6架植保无人机在飞手的熟练操作下,升空进行“一喷三防”作业。“一喷三防”,是指通过植保无人机喷施叶面肥等混合剂,防治病虫害、预防干热风、防早衰,确保小麦增产丰收。

目前,当地小麦进入了抽穗扬花期,小麦的植株花穗从苞叶中抽出,展开花药,进行自花授粉。一般情况下,小麦扬花期的时间在每年的4—5月份,扬花高峰期集中在上午9—11点。扬花期是决定麦穗籽粒多少的关键期,同时也是防控小麦赤霉病的关键期,需要及时喷洒防控药剂。此次“一喷三防”覆盖全县40万亩小麦,5月5日前将全面完成喷施。

在嘉祥县大张楼镇的一处麦田里,几台喷灌设备也正有序作业。随着喷头的转动,水珠洒向田地,浸润着正在抽穗期的麦苗。与传统大水漫灌方式不同,这套设备利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以较高的效率,将水肥输送给作物。
今年,济宁小麦种植面积571万亩,目前全市小麦整体长势良好。
浙江杭州:科技赋能 联合共建村书写春耕新故事
在浙江杭州萧山区浦阳镇,有一个特殊的联合村叫“谢径安·传化农创村”,听起来像是一个和人名有关的村子,实际上它是由民营企业传化集团与谢家、径游、安山三个村联合共建的。春耕时节,这里的田野间孕育着新希望,传统育苗模式正转化为智能模式。

谢径安·传化农创村和10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了100多个番茄品种的选育,现在给大家展现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其中有各种各样的颜色。这个绿色的番茄看上去味道、口感都不太好,因为它看上去有点像没熟,尝一下,它是完全成熟的番茄口感,酸酸甜甜的番茄的味道,非常浓郁。再比如说,这个黄色的番茄不仅是非常好看,而且还很高产,它的产量要比普通番茄高出20%。通过不断地试验,科研人员会选出好吃好看又好种的番茄来进行育苗和种植推广。

在这个农创村,茄果、花卉等作物的新品种选育、种苗繁育、示范推广已经形成了完整链条。作为链条的技术核心,育种科研温室通过精准控温、模拟四季气候等技术,让番茄、大豆、玉米等作物一年四季都能开展品种试验。
催芽后的种子会被移入智能温室进行成苗培养。智能温室内配备遮阳系统、卷帘风机、地源热泵和水肥一体化设备,可以精准控光、控温和浇灌水肥。此外,对于小苗和弱苗,还能通过智能设备检测补苗。

从“靠天等苗”到“科技育苗”,谢径安·传化农创村用现代科技激活了乡村产业,通过推广番茄、草莓、花卉等优质种苗,带动周边村镇形成特色种植集群,农户亩均产值最高达5万元,田间地头正书写着“智慧春耕”的新故事。
辽宁大连:海上春耕时 海胆投苗忙
辽宁大连拥有32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位居全国城市之首,总面积超过30万亩,每年都为全国市场提供丰富的新鲜海产品。随着气温持续回暖,当地迎来了海胆春季投苗的最佳时节。

一大早,在大连长海县大长山岛的一个码头上,养殖户们正从货车上将一箱箱海胆苗卸下。这批海胆苗有6个月大,约有100万粒。

养殖户在吊笼中为海胆苗准备了海带菜、龙须菜、裙带菜等美味,它们会在深约6米的海洋牧场中生活一年左右。

据介绍,大连长海县的海胆出产量占全国的二成左右,而这座海洋牧场是当地海胆养殖核心区,计划今年春播期内将投放约2000万粒海胆苗。近年来,当地在海胆养殖上尝试推广全新的参胆套养模式,就是将海胆苗和海参苗放到同一个海水网箱进行饲养,最大程度利用了海域空间的生态养殖模式,节约成本,增加收入。
相关内容:
-
打造一站式榴莲供应链基地!万纬榴莲超级工厂在青岛自贸片区开仓
7月23日,万纬青岛榴莲超级工厂开仓活动在青岛自贸片区成功举办。记者了解到,万纬青岛榴莲超级工厂依托青岛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区位优势和青岛前湾港海运物流体系优势,凭借万纬物流高标准仓储硬件设施和对冷冻榴莲肉源头供应商的高水平综合服务能力,打造集“榴莲进口—原料仓储—原料加工—果肉质检—产品研发—电
2025-07-26 13:25:00 -
事关农村公路,国务院出台条例→
日前,《农村公路条例》公布,自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条例》旨在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适应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一起来看——农村公路包括哪些路?《条例》所称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发展农村公路的资金谁出?农村公路发展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资金保障制度
2025-07-26 11:00:00 -
2994.8亿斤!2025年夏粮“成绩单”出炉
夏粮丰,全年稳!7月10日,2025年夏粮“成绩单”新鲜出炉——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2994.8亿斤,其中小麦产量2763.2亿斤,实现稳产丰收。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副司长魏锋华说,今年夏粮虽略有减产,但减产幅度很小,总体保持稳定。2023年我国夏粮实现丰收,产量达到2923亿斤,而2024年夏
2025-07-10 21:40:00 -
58岁卖玉米大姨跳海救人
来源:【闪电新闻】一名来自河北的年轻女游客在海边拍照时,手机不慎滑落礁石缝隙。她冒险拾取,不料一个巨浪将她卷离岸边,推向深水区,眼看就要被冲向远海。危急时刻,在附近卖玉米和冷饮的刘玉荣快速赶来,奋不顾身跃入海中救人。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I
2025-07-09 22:36:00 -
我国拟修法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本报讯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近日举行记者会,发言人黄海华介绍了立法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其中,渔业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即将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黄海华表示,渔业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与相关法律做好衔接,加大全链条监管力度,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2024年12月,十四
2025-06-25 11:01:00 -
甘肃夏河黄茨滩小学:“小而美”点亮农村娃的梦想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马绮徽 记者 尹晓军)晨曦微露,虫鸣与鸟鸣交织成自然的乐章,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达麦乡黄茨滩小学崭新的一天拉开序幕。校门口,教师们精神抖擞地迎接陆续到来的学生,一声声清脆的“老师早”与温暖的“同学们好”,让这所地处高海拔地区的校园热闹起来。黄茨滩小学仅有3
2025-06-19 1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