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芳草寄思念——清明假期见闻
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 题:芳草寄思念——清明假期见闻
新华社记者
清明时节,天地澄明,万物吐故纳新。从烈士陵园肃穆追思,到山水花丛间寄思念,人们以不同的方式传承精神、寄托哀思,拥抱自然、享踏青之乐。一幅幅清明画卷铺展开来,展示着文明新风。
英魂长存映青山
“二叔离家的时候年纪还小,我们特意从广州带来了茶和水果,寄托一家人的思念。”近日,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烈士英名墙上“孙世安”烈士的名字下,年过七旬的孙青丽带着家人,摆放祭品和鲜花。孙世安1930年2月出生,1953年3月在朝鲜牺牲,后被安葬在朝鲜平壤。
迎回英雄,是血脉相连的精神传承。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中长眠着邱少云、黄继光等志愿军烈士。2013年,中韩两国达成将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还中国的协议。2014年至2024年,981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落葬于此。
千里之外,重庆空军抗战纪念园内肃穆庄严。近日,来自湖南、山东、重庆、四川等地的近百名志愿者手持菊花拾级而上,在“志在冲天”的碑石下整齐列队,向长眠于此的中外空军烈士致敬。
抗日战争期间,200余名中外空军烈士先后牺牲,入葬重庆南山。“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我们要让英雄知道,人民从未忘记他们。”志愿者尹园说。
从北国雪原到巴渝群山,清明时节的追思跨越时空,将家国情怀与历史记忆紧紧相系。
芳草春风寄追思
1日上午,一场公益生态葬仪式在重庆市崇兴生命纪念园举行。在婉转悠扬的古筝声中,27位逝者骨灰被安葬在花坛中,与绿水青山相伴。家属们共同为逝者敬献鲜花、诵读祭文,以最朴素的方式表达哀思。
“我的亲人生前非常热爱大自然,她生前的心愿就是能以最简单的方式回归自然。这样的仪式既庄重又温馨,让我们感受到了对生命的尊重。”一位参与家属说,选择生态安葬也是响应绿色殡葬的号召,这样的方式既环保又节约土地,非常有意义。
生态安葬的清风拂过山海。在山东省青岛市,“海之情”海葬服务团队34年来已经送3.3万名逝者魂归碧海。在近日举行的海葬仪式上,逝者家属翟女士说,以后看到大海就会想起亲人,“海葬让逝者与自然永存”。
在青岛市殡仪馆,传统祭祀习俗有了新的祭祀形式。市民曲女士和母亲带着鲜花来到电子祭祀广场,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专属祭扫“云空间”。“在手机上就能敬香、点烛、献花、奉果,操作简单但很温馨。”曲女士说。
“从观望到认同,再到积极参与,生态安葬和线上祭扫已成新风尚。”青岛市民政局副局长王海春说。
春和景明踏青去
风吹梨花,清明至。万物生发,春意浓。
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古城,砖瓦青苔间萌发新绿,飞檐斗拱下掩映花枝,不少游客身穿各式各样的汉服拍照打卡,十分惬意。“我和朋友一起春游踏青,在古城美景中感受着蓬勃的生命力。”来自山东省济宁市的游客马哲说。
李花、桃花、早樱争奇斗艳,在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叠石花谷景区内,开放的草坪化身“春日课堂”,不少老师、家长带着学生和孩子前来游玩。
微风吹来,小朋友们将自己手绘的五彩风筝放飞,为春日美景增添了几分灵动与活泼。叠石花谷景区负责人周永乐说,景区内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寒武纪叠层石地质遗迹,在这里,游客既可以学习地理知识,又能亲近大自然。
春风浮动,花枝摇曳,沈阳北陵公园惜春亭西侧的百株玉兰嫩白如雪,不少游人漫步其间,感受来自春日的美好气息。“看见花开得这么好,感受到了春日里的勃勃生机。”来自黑龙江的游客赵美子说。(完)
相关内容:
-
“凝聚青春力量·赋能价值创造”——中建筑港设计研究院、三公司联合青岛市工程咨询协会开展价值创造交流会
4月27日,中建筑港设计研究院、三公司联合青岛市工程咨询协会在苏南运河项目部开展“凝聚青春力量·赋能价值创造”价值创造交流会。本次会议以“凝聚青春力量·赋能价值创造”为主题,旨在深入探讨如何在项目实际管理中调动青年员工的思想活力,在设计服务、设计优化创效管理中发挥青年员工的创新创效意识,挖掘更多价值
2025-04-29 14:18:00 -
官方通告:立即停售!
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30批次不符合规定化妆品的通告》通告显示,2024年国家化妆品抽样检验中,经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等单位检验,产品标签标示名称为北芙美白沐浴露等30批次化妆品不符合规定。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化妆品抽样检验管理办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2025-04-29 11:28:00 -
惊心动魄!2人在邕江溺水沉没瞬间,他们飞身扑向水中……
4月19日在南宁民生码头邕江水域发生了惊险又暖心的一幕当天,有2人不幸发生溺水情况十分危急现场的市民纷纷展开施救行动大家齐心协力最终成功将2名溺水者救上了岸记者联系上施救者之一的陈助陈助回忆当天他带着孩子去邕江边玩桨板正准备回岸上时听到身后传来呼救声他立即转身查看发现有人溺水有热心市民正在施救看到溺
2025-04-23 09:42:00 -
“出片热”带火老城商拍市场,小照片“拍”出热门行业
在济南这座融合厚重历史与现代活力的城市,泉水游、老城游持续火热,文旅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热潮。不少摄影工作室和独立摄影师也捕捉到了这一商机,在老城区开启了商业拍照模式,为游客定格美好时光。4月16日,在老城区的多条街巷,有十余名“拍客”背着相机、带着平板电脑,在多个热门打卡点驻守,“要拍照吗?1
2025-04-17 10:44:00 -
山东兰陵:光伏绿电绘就“农光互补”智慧农业新图景
走进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智慧农业产业园,一排排宽敞明亮的温室大棚映入眼帘,生菜、黄瓜在自动升降栽培床上舒展叶片,蝴蝶兰与红掌在精准滴灌中摇曳生姿。 在山东省兰陵县智慧农业产业园的温室大棚内,蝴蝶兰花开正旺。新华社记者刘铮 摄自动化播种线每小时可播下1500株种苗,水肥一体化系统操作误差不超过5%,自动
2025-04-13 17:45:00 -
大众网快快帮|城阳一旧村改造项目或成“欠薪工程”?拖欠十余名民工工资近五年?建设单位称“已结清”但工资去哪了?
大众网记者 刘宇昕 毕筱涵 青岛报道“旧村改造这样的民生工程,我们觉得有保障才接着这个活,没想到讨薪快5年了,还是没拿到钱,现在还欠我们12位农民工70多万工资……”近日,来自山东省菏泽市的朱先生向大众网快快帮栏目(4006198711)反映,他在2020年4月,为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道前桃林社区旧村
2025-04-10 19: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