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2025西部产业科技大会圆满举办 共绘西部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4月15日,由观点机构主办、西安高新区配套公司协办的“产业共链 无问西东——2025西部产业科技大会”在西安高新区成功举办。作为西部产业界的年度盛会,本次大会以“产业共链 无问西东”为主题,汇聚政、产、企、学、研、资等多方代表,聚焦新质生产力与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度融合,为西部高质量发展凝聚智慧、共谋新篇。

活动伊始,3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代表走进西安高新区3TCOM产业社区,实地探访高新区规划展览馆、人工智能产业社区及云汇谷产业社区。从“农田蝶变”的发展奇迹到智能机器人生产线,从算力基础设施到出海产业链生态展厅,嘉宾们深刻感受到高新区“产城融合”理念的生动实践。中科光电、易点天下等企业展现的创新活力,印证了高新区以科技赋能产业、以生态激活价值的独特优势,为全国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提供了“西安样本”。


在主论坛环节,西安高新区配套公司董事长曹靖的分享成为焦点。他以“厚植产业热土,激活澎湃动能”为主题,系统阐述了公司从传统园区运营向“产业服务商”转型的实践路径。通过“破局、重构、焕新”三大战略,高新配套公司构建了以卓越产业园投资运营商为目标,聚焦园区开发、运营服务、产业投资孵化等五大业务,夯实招商、运营、投孵等八大体系化路径,强化党建引领、数字化转型等六大保障的12586战略体系,着力推动组织变革与业务创新。曹靖表示,国企转型需以“人”为核心动力,产业运营需以“心”贴近企业需求,生态融合需以“新”突破发展瓶颈。

大会同时汇聚了来自科技、资本领域的顶尖智慧。张江高科原总经理葛培健指出,数字化转型正推动园区从“空间供给”向“生态赋能”转变;广开研究院院长连平提出区域协同需打破行政壁垒,构建差异化创新格局;中金基金刘立宇则深度解析公募REITs对产业与资本的双向赋能。在圆桌对话中,多位专家围绕零碳园区、产投逻辑等议题展开热议,一致认为西安高新区凭借扎实的产业基础与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已成为东西部产业链协同的重要枢纽。



本次大会上,高新配套公司不仅通过3TCOM产业社区展现了“科技+产业”的硬实力,更依托配套公司的纽带作用,促成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的高效对接,推动产融深度融合。未来,高新配套公司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加速落实“产业共链”战略,为西部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注入澎湃动能。 (高新融媒记者 张正行)
编辑:许沥心
责编:马宁
审核:姚启明
相关内容:
-
央媒观豫 | 郑州怎么成了“竖店”?
日均开机短剧约100部,单剧制作周期7~15天,形成“十分钟找齐灯光组,一小时调拨百套戏服”的集群效应郑州怎么成了“竖店”?阅读提示随着微短剧产业的发展,郑州微短剧市场逐渐火热,一批短剧基地快速崛起,市场蓬勃发展吸引了不少剧组和演员扎堆赴豫,形成一股“逐戏而居”的“迁徙潮”,郑州也因此有了“竖店”的
2025-07-27 17:43:00 -
中国机器人产业稳居全球第一梯队 “全球首发”“中国首秀”重磅新品集中亮相
央视网消息: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7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举行,大会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吸引了800余家企业参展,集中展示3000余项前沿展品及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新品,规模创历届之最。大会期间,将举办多场论坛及交流会。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2
2025-07-27 17:42:00 -
苏州工业园区打造中新合作“样板间”
中经记者 郭阳琛 张家振 苏州 上海报道“1995年,园区的第一根桩就打在腾飞新苏项目内,这根桩所在的多层厂房仍能满足现在租户的需求。”凯德投资(中国)产业园、工业及物流地产管理负责人吕福庆是新加坡人,已在中国工作、生活了多年,这些经历让他对于苏州工业园区的过往如数家珍。依托星罗棋布的产业园区,已过
2025-07-26 03:27:00 -
检察机关加强涉企信用惩戒执法司法监督 助力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监管制度”,并对优化营商环境作出新的部署。检察机关在履行行政检察职责中,对地方涉企信用惩戒适用中存在的执法司法不规范问题进行监督,2024年1月至2025年6月,全国检察机关办理社会信用领域行政检察监督案件1366件,其中,办理行政机关信用惩戒不当案件5
2025-07-25 15:01:00 -
佳县圪崂湾村:“千万工程”引活水,特色产业结硕果
阳光讯(记者 高小雨 通讯员 许倩 )在“千万工程”经验的引领下,佳县方塌镇圪崂湾村立足资源禀赋,精准发力特色种植产业,昔日“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村,如今正焕发出科技兴农、产业富民的蓬勃生机。据悉,2022年,圪崂湾村在科学评估地质、水源条件后,引进新的特色葡萄品种——阳光玫瑰,栽植面积约100亩,
2025-07-25 10:43:00 -
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民事支持起诉职能 强化欠薪治理工作
劳动报酬连接千家万户,关乎民生冷暖。但一些拖欠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工资情形仍时有发生。近年来,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民事支持起诉职能,积极参与欠薪治理,对符合民事支持起诉条件的劳动者,依法支持其提起诉讼追索劳动报酬,保障劳有所得、劳有所获。2025年1月至6月,全国检察机关受理民事支持起诉案件3.25万件,
2025-07-24 15: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