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为逃债开死亡证明?出钱就能逃避债务靠谱吗
“以后可能就没有负债人了,2025是一个负债人的转折点。”
“先不还,咱们延期一到三年,不催收,也不起诉。”
“不管你是信用卡网贷逾期,还是花呗借呗逾期,现在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
“你都负债了,我还能骗你什么呢?你还在害怕什么?”

这些都是最近在短视频平台上频繁出现的广告,这些所谓的律师事务所声称可以通过“债务重组”、“停息挂账”,让负债人不再为债务逾期问题忧心忡忡。然而,这些“法律援助”究竟是负债人的救命稻草,还是精心设计的二次收割呢?
记者假扮成负债人,深入调查了一家名为“思济”的律所。记者列举出自己的债务,共3家银行,4家网贷,共负债35万,其中一家已经逾期。

在这里,工作人员提供了一套看似完美的解决方案——去3家银行协商谈分期,利息减免;网贷可以做分期,也可以选择本金一次性结清,利息全部减免。
同时,工作人员还提供了另一种“延期还款”的方案,称更能缓解还款压力。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用居委会开的假证明,客户给我这个东西,我一眼看就是假的,但我当不知道。居委会开的‘这个人因为重大病症什么的’,支付宝会打电话给这个居委会去查。他留的居委会电话也不是正儿八经居委会的,是谁的?朋友的,自己的小号,都有可能。我手上有成功的客户,但是延期成功的也只有两成。”

其次,关于催收电话的处理,工作人员表示只需办张新手机卡,将欠款平台原来绑定的手机替换掉,律所就会帮忙处理。然而,工作人员也坦言:“我们只能接到3至4成电话,4成都够呛,紧急联系人的电话不会没有,只能说少一点。”
当谈到费用时,工作人员表示35万元的负债金额,需要支付2万多元的处理费,并签订两份合同。然而,记者发现其中一份合同的乙方竟然是一家与律所无直接关联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奉公民商事调解中心。”

为什么要签两份合同?而且还要和一个从头到尾没有露过面的调解中心签呢?
律所工作人员这么解释:“一份是律所抬头,一份是调解中心抬头。我们会把案子交给调解中心,因为很多事情只有调解中心能做,我们不能代替你协商的。调解中心也是政府的,知道吧?钱也是调解中心收的,我们律所就拿500元,但是我们在结案之后,调解中心会给我们返点,返10%-30%。”
记者通过爱企查发现,这家调解中心是一家民办非企业单位,由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法律事务局主管。拨通网页上的联系方式后,该调解中心的负责人洪先生表示,他们确实在广东珠海有一家合作的律所,借用他们调解中心的资质,在和金融机构谈业务,但上海的情况不清楚。经过一天的核实,这位负责人又告诉我们,“像调解中心,包括法律咨询公司是不能投广告的。所以说珠海的律所可能是跟上海的律所有一个合作,先把广告这个先投放出去。”至于上海律所收取的费用大头交给他们调解中心的事情,对方表示“让业务的负责人给你打电话再沟通一下。”
截至发稿时,记者未接到业务负责人来电,且调解中心负责人电话也无法拨通。

实际上,在网上,有不少人发帖称自己选择过这类“债务优化”法律服务,但最后钱交了,事情却没解决。
“让你去设置呼叫转移制造一种协商成功的假象”
“相关的催收短信、爆通讯录、微信限制支付一点没少!”
“协商群就是摆设,业务员几乎不回复”
“给你整一段录音,压根不会提到延期或分期这种关键字眼。”
“银行打电话告诉我,并没处理。”
“平台的罚息依然在累积。”
长期处理借贷纠纷案件的后援律师秦裕斌透露,从放贷到催收再到“反催收”代理中介,一条游走在法律边缘的产业链已经形成。有些“代理维权法律中介”就是从贷款中介衍生出来的。
“因为他熟知贷款当中的黑灰的一些地带,他出来重新从事这个反催收行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知道你的漏洞在什么地方,所以他来攻击以前同行的时候,就显得非常专业。这是典型的当今金融生态圈下一种不被法律所认可的黑灰产业。”
这些法务团队的协商手段,也极易触犯法律红线。秦律师指出,“比如说伪造他是残疾人,甚至我还听说过有伪造这些债务人死亡证明的,那么这有可能涉及到的是伪造国家机关公文、印章、证件罪。”
对于负债人来说,如果真的通过这些违法犯罪的手段逃债成功了,那么“负债人本身完全可能构成违法行为的共同参与人。”
而如果不成功,负债人也会因为支付高昂的处理费而再次受骗。
目前,这一乱象已经给正常的金融秩序带来了风险,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2025年3月27日,“清朗浦江· e企共治”整治网上金融信息乱象专项行动正式启动。此次行动将对以“债务优化”为幌子做非法代理维权的行为进行整顿。上海市委网信办表示,将督促互联网平台从源头着手规范网络空间的金融信息传播,并配合相关执法部门对“非法代理维权”行为进行打击。

看看新闻记者: 刘黎明
编辑: 冯家琳
视频编辑: 赵祎韫
责编: 金嬿
相关内容:
-
高考结束,高明旅游市场迎来出游小高潮
高考结束后,不少学子选择以毕业旅行的方式放松身心,高明旅游市场迎来一波毕业生出游的小高潮。记者从高明区内旅行社了解到,暑期旅游线路咨询量明显上升,不仅有应届考生谋划毕业旅行,也有不少亲子家庭正紧锣密鼓计划暑期出行。7月24日,记者来到广之旅高明部看到,有高中毕业生和家人正在咨询热门旅游线路,店内张贴
2025-07-24 20:36:00 -
货轮水手长深夜腹痛难忍 沧州海事局高效联动成功转运送医
近日,沧州海域上演了一场紧急救援。在货轮“环锦7”上,水手长腹部突发剧烈疼痛。沧州海事局组织定点医院、拖轮等联合救援,及时将其转运送医。“水手长腹痛难忍,疑似急性阑尾炎,急需送医!”当天21时16分,沧州海事局交管中心值班员接到辖区抛锚货轮“环锦7”发来的紧急报告。交管中心立即启动海上人员伤病应急救
2025-07-24 10:39:00 -
行进中国 | “喂,有人吗?” 国内首个叶片加工无人车间见闻
机械臂分拣材料。人民网记者 王波摄AGV智能无人运输小车驮着超过自身体积数倍的待加工材料穿梭在车间内。张越摄车间内,AGV智能无人运输小车自动将材料分发至各环节加工,不再需要人工搬运。陈萱摄机械臂正在对AGV小车送来的材料进行加工。陈萱摄将材料送至加工点后,AGV智能无人运输小车又开始执行下一单任务
2025-07-23 16:27:00 -
“假公安”设局要求“证明清白”?这钱不能转!
电信诈骗花样翻新,守住“钱袋子”的关键在于提高警惕。近日,峰峰矿区联社彭东信用社成功拦截一起“冒充公检法”诈骗,为客户保住了11万余元血汗钱。事发当日下午,客户张先生神色慌张地走进彭东信用社,急切要求查询并支取大额现金。办理业务过程中,该社工作人员王荣奎敏锐察觉其状态异常——张先生坐立不安,并在交谈
2025-07-22 15:24:00 -
好想来一门店即食卤蛋被投诉“布满蛆虫”!客服称自查不到位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零食品牌“好想来”浙江一门店售卖的即食卤蛋“包装破损,布满蛆虫”。7月21日晚,“好想来”客服专员就此事回应南都记者称,“因天气比较炎热,门店自检自查未做到位,后续会加强对门店的考核,避免顾客购买到此类问题商品。”南都此前报道,就在7月初,“好想来”曾因店员给顾客下跪一事而备受关
2025-07-22 10:30:00 -
呼和浩特:科技创新推动乳业全链条“突围”
从实验室的菌种培育到牧场的奶牛育种,从生产线的技术革新到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力,呼和浩特已构建起从“一棵草到一杯奶”的完整产业生态: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两大千亿级“产城融合”项目拔地而起,“世界乳业科技之都”“中国奶业育种之都”的称号实至名归;全国最大的牧草种质资源库在此扎根,全球灌装
2025-07-22 10: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