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辟谣(2025年6月6日)

2025年6月6日

谣言:河南驻马店物流港爆炸致50人死亡?

真相:6月5日,有网民在网络平台发布视频称“驻马店市物流港发生爆炸,50人死亡”,引发关注。经当地消防部门核实,6月5日下午,驻马店市高新区某塑料制品公司一厂房发生火灾,无人员伤亡,网传信息为谣言。目前,涉事账号“秋某李”已删除相关视频。网信部门正联合公安机关进一步调查处置。(来源:“清朗河南”微信公众号、“网信驻马店”微信公众号)
谣言:新疆乌鲁木齐2路汽车按秒收费?

真相:近日,有网民在互联网平台发布信息称“乌鲁木齐2路汽车按秒收费”,引发关注。经当地网信部门核实,乌鲁木齐2路汽车票价现为每人1元,不存在按秒收费情况,网传内容系不实信息。网信部门已联合公安部门依法约谈不实内容发布者。(来源:“新疆网络辟谣”微信公众号、“乌鲁木齐网络举报”微信公众号)

科普:这些眼健康流言你中了几个?
详情: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让我们一起告别眼健康流言,守护清晰视野,拥抱美好生活!
流言一:戴眼镜会加重近视?
真相:并非如此。许多人认为戴眼镜会让眼睛“依赖”镜片,导致度数加深。实际上,近视的发生和遗传、近距离用眼过度以及不良用眼习惯相关,正确配镜能减缓近视进展速度,减少高度近视发生率。相反,患者长期不戴眼镜可能迫使眼睛过度调节,加重近视程度。
流言二:年轻时近视老了不会老花?
真相:这种说法不符合实际情况,近视和老花成因不同,机制独立。近视主要是因为眼轴变长,老花眼是因为晶状体弹性降低,二者无法抵消,近视和老花眼可以同时存在。
流言三:点眼药水能逆转白内障?
真相:目前没有任何眼药水能逆转白内障。药物只能延缓早期进展,无法恢复视力。白内障是晶状体蛋白质变性混浊,属于不可逆病变,目前,手术置换人工晶体是唯一有效方法。
流言四:眼睛不需要防晒?
真相:眼睛同样需要防晒。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对眼睛造成伤害,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日积月累的累积效应可能会导致多种眼部疾病,例如白内障、黄斑变性。短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也可能引起急性的电光性眼炎,例如“雪盲症”,甚至有失明风险。(来源:@人民日报、@科学辟谣)

提示:高考安全指南:考生和家长必看的五大网络安全提示
详情: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除了备考冲刺,考生和家长也要警惕各类网络安全风险!特此整理这份《高考网络安全指南》,帮助大家避开陷阱,顺利度过高考关键期!
一、个人信息保护
准考证、身份证切勿随意晒
不要在社交平台晒准考证、身份证、考生号等信息,即使打了马赛克也可能被技术手段还原。
警惕“高考大数据”钓鱼网站
非官方渠道的“高考志愿预测”“分数线查询”等链接,可能窃取考生信息或植入恶意程序。
正确做法:仅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学校官方渠道查询信息,避免点击陌生链接、扫描陌生二维码。
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骗局1:“内部指标/补录名额”
诈骗分子伪造“教育部红头文件”,声称有所谓的“内部录取名额”,要求支付“保证金”,诈骗钱财。
真相:高考招生严格执行公开政策,不存在“内部指标”!
骗局2:“奖学金提前发放”
诈骗分子会冒充学校工作人员,以“发放助学金”为由,借邮件、短信等方式要求提供银行卡信息或支付手续费。
真相:奖学金由学校官方渠道发放,不会索要手续费!
骗局3:“大数据志愿填报VIP服务”
诈骗分子声称可以收费提供“精准志愿推荐”,实际是骗钱后拉黑。
真相:志愿填报应参考官方发布的指南,警惕高价“保过”服务!
三、诚信考试,远离作弊陷阱
警惕“高科技作弊”骗局
诈骗套路:不法分子通过社交平台、小广告等渠道兜售所谓的“作弊神器”,声称能帮助考生“轻松通过考试”。
真相:这些设备要么是骗钱工具,诈骗分子收款后消失,要么是违法器材,进入考场时即被抓,考场全程监控+信号屏蔽,任何作弊行为都难逃监管,不要心存侥幸。
高考作弊的法律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84条,组织考试作弊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
四、考后志愿填报阶段
严防志愿被篡改
账号安全:绑定手机+开启短信验证,避免使用简单密码(如“123456”)。
安全操作:填报后立即退出系统,并清除浏览器缓存。
识别“野鸡大学”
部分虚假学校仿冒正规高校名称,骗取学费。
查询方式:通过教育部官方平台核实学校代码。
五、心理健康和网络谣言
警惕“考题泄露”“阅卷黑幕”等谣言
高考前后,社交平台常出现“泄题”“改分”等虚假信息,目的是制造焦虑或传播病毒链接。
建议:不轻信、不转发,发现谣言及时举报。
家长群里的“政策文件”可能是木马
诈骗分子伪造“高考改革政策.pdf”“最新录取规则.exe”等文件,实则为病毒程序。
建议:只接收学校/官方渠道发布的通知,陌生文件勿随意下载!
最后,祝各位考生:高考顺利,金榜题名!(来源:“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

相关内容:
-
新校区启用、老校焕新、集团化办学深化……新老学校齐发力,提升家门口优质教育
在市第15小学的开学典礼上,该校东校区正式启用。(受访者供图)在市第19中学中学部教学楼内,环保课桌椅按照“小组式”整齐排列。(记者张梦婷摄)新疆网讯(记者王煜 张梦婷)新校区正式启用、老牌学校重启高中部、集团化办学持续深化……今年秋季开学季,乌鲁木齐市多所学校通过硬件升级、师资统筹与课程优化等方式
2025-09-08 09:24:00 -
辽宁沈阳通报一学校自备井蓄水池受诺如病毒污染事件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9月7日,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通报:8月31日,沈阳师范大学校医院陆续接诊了一批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的学生,辽宁省、沈阳市相关部门及学校随即开辟医疗救治绿色通道,组建医疗队进驻学校开展巡诊服务,对患者进行分类救治。截至9月7日17时,累计报告有胃肠炎症状者2087人,已痊愈
2025-09-07 21:57:00 -
咸宁市发布秋季开学校园食品安全工作提示 校园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
咸宁网讯(记者吴青朋 通讯员徐建辉)8月28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秋季学期开学在即,为确保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新学期食品安全工作有序开展,切实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市市场监管局发布2025年秋季开学校园食品安全工作提示。提示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严格执行校长(园长)负责制,及时召开食
2025-08-29 09:56:00 -
这种水千万别再喝了!确认为2A类致癌物,很多人却天天这么喝……
电热水壶是常见的家用电器然而近期网络上流传一种说法:“电热水壶可能析出重金属锰而长期摄入锰会对人体有害可能致癌”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我们更应该警惕怎样的饮水?一起来看看其实“喝热水”更容易致癌其实相比于不锈钢水壶里的锰更值得注意的是喝水时候的水温如果你平时喜欢喝非常热的水就要注意了健康人的口腔和食
2025-08-26 07:33:00 -
浮选槽前那块摇摇欲坠的格栅板,断送了六个年轻的生命
有些地方,本来就不该出现在参观区。7月23号那天,六个二十岁上下的大学生,穿着和日常实训差不多的衣服,站在矿厂的浮选车间里看流程。下一秒,格栅板脱落。七个人瞬间跌落进那个三到四米深的泥浆槽。四位、五位、六位学生,没能再站起来。这不叫参观,这叫人间蒸发。绝望坠落:他们连挣扎都来不及矿浆是什么?不是水,
2025-07-24 20:31:00 -
中南大学:谭某兵存在严重违反社会公德行为 已暂停其工作
新京报讯 7月24日,中南大学人事处发布情况通报:近日,网络出现举报该校谭某兵相关信息,学校第一时间组建工作组开展调查处置。经初步核查,谭某兵系该校二级学院实验技术人员,存在严重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学校已暂停其工作,将根据进一步调查核实情况严肃处理,绝不姑息。编辑 辛婧
2025-07-24 18:13:00